当前位置:

处置冒名顶替:浮起来的捞,没浮起来的呢

来源:红网 作者:梁勇 编辑:陈乘 2020-06-17 16:18:12
时刻新闻
—分享—

最近媒体曝光了山东聊城两起多年前冒名顶替上学事件。一起发生在16年前,农家女陈春秀被人冒名上了山东理工大学。目前,冒名者的学历已被注销,并被其工作的街道办事处解聘,其违法线索已被移交到公安机关。另一起发生在24年前。1996年,当事人王丽丽报考了聊城农业学校,因一直未收到录取通知书,误认为未被录取。2016年,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陈某主动说明曾冒名顶替王丽丽上学。目前,陈某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冒名顶替上学相信不是个案。在“今日头条”“新华网客户端”有关冒名顶替上学事件报道的留言里,就有多人反映冒名顶替上学线索。笔者曾担任过大学辅导员,也遇到过冒名顶替事件。当时学院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寄给学生家长。结果开学后,有一对父女来到学院说,孩子没有读大学,怎么会有成绩?一查,是被冒名了。后来,冒名者被学校除名。

冒名顶替上学被曝光以后,相关人员肯定会被严肃查处。但目前对冒名顶替案的查处方式是,曝光一例,查处一起。这就像对池塘里的病鱼,浮起一条捞一条。但对没有浮出来的“病鱼”呢?任其逍遥“网”外?

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度讲,应该斩草除根,除恶务尽。尤其是对那些目前还混在党政干部队伍里的冒名顶替者,应该主动出击,应查尽查,尽可能一网打尽。忠诚、干净、担当,是对党政干部的基本要求。党政干部队伍不能容忍不“干净”的人存在。

该如何主动出击查办冒名顶替者呢?

不妨通过现有线索顺藤摸瓜,深挖有无“窝案”。对涉案人员,尤其是那些为冒名顶替者提供便利的教育系统内工作人员,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深挖有没有办理过其他冒名顶替上学之事。因为能把冒名顶替上学办得如此顺溜,手法如此娴熟,使得我们有理由怀疑,这里面是不是还存在办理冒名顶替上学的黑色产业链?是不是还存在其他冒名顶替上学现象?这些都要查清楚。说不定能拔出萝卜还能带出一大堆泥。

不妨通过运用科技手段,让冒名顶替者现出原形。一般来说,冒名顶替者到学校报到时,考生登记表上的信息包括照片是原考生的。而毕业时,毕业证上的照片一定是冒名者本人的。现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以用机器对考生登记表以及毕业证上的照片进行比对,有没有冒名顶替是不难识别出来的。这比肉眼识别要精准且更有效率。

不妨通过重新核查学历,揪出干部队伍里的“李鬼”。干部档案前些年曾普核过,当时发现了不少问题线索。有必要重新核查干部学历。开展干部学历打假行动,并向社会广而告之,接受群众举报。同时利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科技手段对干部学历正当性进行鉴别。当然,也接受自我检举。对主动交代问题的,适当从宽处理。隐瞒真相的,依法从严查处。

主动出击,全面清查干部学历,揪出干部队伍里的“李鬼”,虽然有些兴师动众,但这是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的必要之举。否则由那些有“污点”的人来履行为民服务使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有点放心不下。

来源:红网

作者:梁勇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6/17/74162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