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学毕业生“先养活自己”,是最务实的选择

来源:红网 作者:梁勇 编辑:陈乘 2020-07-18 17:50:56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针对名校生送外卖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名校生送外卖不丢人,啃老才丢人。他强烈建议所有的孩子先解决养活自己的问题。他说,道路是做出来的,不是选择出来的。在做的过程中,说不定可以找到新的机会。(7月17日 环球网)

陈志文总编的话很有启发意义。受疫情冲击,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据国务院新闻办7月16日公布的数据,今年20-24岁拥有大专学历人士的失业率达到19.3%,当中大部分为应届毕业生。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先解决养活自己的问题”,就成了最务实最明智的选择。

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找一份与所谓的身份相称的工作不容易,但去觅一份养活自己的活计应该不难。笔者前几天坐出租车,与司机聊天。司机很有感慨地说,现在到处都是机会,就是捡矿泉水瓶子都能养活自己。

别说出租车司机站着说话不腰疼。大学生捡垃圾捡出成就感的报道比比皆是。比如,前几年,毕业于湖南工程学院的张永,因为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就去了广西全州捡易拉罐谋生,当时最多时一天有两百多收入,养活自己绰绰有余;还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叫汪剑超,原是微软工程师,收入丰厚,2011年放弃现有工作,成立自己的“绿色地球”公司,专门从事城市垃圾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工作,目前汪剑超已成为千万富翁。

当然不是说要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都去捡垃圾,只是想说,当大学毕业生放下身段,降低就业期望值,个人生存发展的路就很宽。这正体现了教育的价值。

教育的价值,在于打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血统论桎梏,丰富和拓展人的可能。换句话说,人接受的教育程度越高,人生的选择面就更宽更广,人的发展就越能呈现更多的可能。从职业选择上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是既可以从事“阳春白雪”的事业,也可以干“下里巴人”的活计。而教育程度不高的人,职业的选择面就要窄得多,一般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而大学毕业生既可以从事脑力劳动,独当一面,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可以干体力活,抡起搞头,挥汗如雨,“修理地球”。

即便是从事较为简单的工作,大学毕业生也可以让其变得不简单。同样是在菜市场抡起砍刀卖肉,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陆步轩就不一样,如今他已身价上百亿,成为国内猪肉界的大亨。同样是回村当村干部,北大经济系毕业的吴奇修,就能成为村干部的佼佼者,被评为国内“十佳杰出青年”,并且还能干到财政部农业司司长位上。

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与职业并不存在某种天然的固定的对应关系。不是说名校大学毕业生就一定非得从事所谓的“体面”工作。大学生的体面,是高也成低也就,是通过上下求索获得的。像当今叱咤风云的马云,大学毕业后干过推销员;“华为帝国”的掌舵人任正非,大学毕业后去当了一名干建筑的兵。识时务,能屈能伸,才不会辱没受过的这么多年的教育。如果眼高手低,瞧不起干外卖之类的营生,非要像凤凰那样“非梧桐不止,非醴泉不饮”,那是一种无来由的孤傲和自我优越感。这种孤傲和优越感让人瞧不起。因此它既不能创造社会价值,也让自己陷入生存的困境。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所羡慕的、憧憬的那些耀眼职业的光环,都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照亮。大学刚毕业,还很年轻,千万不要将眼前的谋生与终身的职业选择混在一起。年轻时干啥都是对的,只要是正当的营生。因为即便选择错了,还有纠错的资本和机会。不妨利用这段时间,挑战一下自我,尝试一下各种工作,磨砺意志品性、积累经验人脉,为以后的终身职业选择打下基础,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来源:红网

作者:梁勇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7/18/768102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