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在湖南常德火车站,一名拖着行李箱,身穿蓝色上衣的男子,突然倒地。前往成都参加考试的,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研究生彭婕婷和陈家利看到后,立即上前按压施救,进行人工呼吸,整个过程持续近20分钟,但遗憾的是,男子经抢救无效离世,这两名女生离开现场时,还在不停地抹泪。但没想到的是,善举竟然遭遇恶评。(8月23日 澎湃新闻)
见到行人突发疾病,两位医学专业的学生施予援手,但可惜的是并未挽救回患者的生命。虽是以令人扼腕的结局收场,但对两位施救者而言,收到其他围观者的质疑甚至漫骂,实在是不应该应有的结果。
通常而言,遭遇他人疾病需要救助,总会有一些热心肠的人施予援手,或拨打120电话,或给患者遮阳、挡雨,或为患者盖上保暖衣物,或者有些急救常识的人给予适当急救,这些都是非常常见的义举。更不用说具备专业医学专长的两位学生了。她们救人,并非图名,而是出于医学生本能的救死扶伤。
急救本身,就因太多不可预测性而导致结果的多重性和不可预判性。即便在医院ICU这样一个医生、医疗设备俱全的空间,仍然有可能会因病人疾病极为严重,病情容不得医生们采取更快更有效的急救措施而导致回天乏力。这时对医生自然不应给予谴责,或者更不容得向医生们施暴。而对于在火车站这一人流繁杂、医疗设备缺乏等公共空间,急救重病患者,显然需要的不仅是勇气,也需要专业知识和完备的医疗系统来支撑。两位医学生救人义举是不容否定的,病患最终未能起死回生,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两名医学生救人未果后,有部分恶评先后出现。其中,“两名女孩最终因为没有行医资格被男子家属告上法庭”的评论甚至获得数万点赞。恶评者也好,跟风起哄者也罢,总是在企图抹黑、否定他人施救的意义,甚至欲加之罪于施救者。这些人,有的或者是不了解真相,有的就是恶意蓄意否定见义勇为。在这些人看来,只有把人救回来了,两名施救者才是“不枉此行”。
尽管遭受他人的诽谤,但两名学生所在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在获知此事后,对两名学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拟为学生授予校长特别奖。患者家属也表示感谢两位学生的施救之恩。肯定和感恩,让两名学生感到欣慰,也鼓励着更多的人有勇气,在未来不特定突发情况发生时伸出援手,让善良的人献爱心之时,不必被苛责,被否定。
全社会应该弘扬的、应该呵护的是任何一个人的见义勇为;应该被鞭挞的是混淆视听者,应该被惩治的是“背后捅一刀者”。多伸一把援手,多献一些爱心,总比扯后腿、“危难面前躲猫猫”更能让社会前进的车轮有动力,总能让社会更有温度。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行合一,多行善举,每个人才能收获更多平安和幸福。
来源:红网
作者:张立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