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周口市一些农村,许多村庄修建了设施完备的公共厕所,既方便了村民,也有利于维持清洁的村庄环境。然而,其中有一部分公厕远远看去干净整洁,可走近细瞧,却落了锁,没法用。村民说,有些公厕建成已有一年多,可是从来未见开放。一些乡亲表示不解:“如果不给人用,为什么要建在这里呢?”(8月31日 《人民日报》)
各地农村都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目的是让农村和城市一样美丽。因此,各地都会分解任务,尤其是对农村公共厕所的数量比例有严格要求。
在厕所革命中,农村公厕也越来越漂亮了,成为了一道风景。然而,这道风景在某些地方也“煞风景”,就像河南省周口市一些农村,公厕铁将军把门,有的已经建成一年了,至今都没有对外开放。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呢?
其实,主要原因简单。一个情况是,虽然公厕建设好了,但是还没有到上级验收环节,给公厕上锁的目的在于“等通过上级验收后再使用”,这样能保持“最好的状态”。一个情况是,懒惰的思想,有的地方公厕虽然通过了验收,只是等验收一结束就关闭了,是为了节约“管理费用”。
投入巨资建设公共厕所,目的在于方便市民,这才是厕所革命的本意,而不是为了形式主义。上锁的公厕需要用“民意的钥匙”打开,美丽的环境不是靠一把锁就能“锁”出来的。修建公厕需要支出,如果建成后任其闲置,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关注,把便民工程的后半篇文章做好。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