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董卿对话陶勇,为何这个时代在呼唤“温柔”

来源:红网 作者:常源 编辑:张瑜 2020-10-21 21:50:5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日前,眼科医生陶勇做客《朗读者》,对话董卿。陶勇向董卿讲述曾经的患者王阿婆的故事,董卿宽慰陶勇。二人对话中的“我想通过目光,把希望和善良带给所有人”和“未来不就是现在积累的吗”等句子被网民大量引用和转载,微博发起话题#陶勇医师和董卿都好温柔#,有人留言称:“这句话给了我好大勇气。”

截至10月20日晚10点,微博话题#陶勇医师和董卿都好温柔#共计2亿阅读量,2万讨论度。热议之下,让人不免沉思,这个时代为何如此呼唤“温柔”?

放眼时代,社会原子化和亲密关系的消解是当下的大命题。21世纪的技术进步和城市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更强大的生产力,但更精细的分工却使个体在文化、情感上的距离越来越远,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薄弱。日本NHK电视台就曾在2010年聚焦过“社会个体化”这个问题,它推出的纪录片《无缘社会》以“无血缘”“无地缘”“无社缘”等关键词囊括出当代人与家庭关系崩坏、与家乡关系疏远和与社会关系断绝的困境。同时,年轻人如今热衷于标榜自己的“佛”“丧”等抽象标签背后,释放出也是排斥群体性行动,追求独处的社会分化信号。在此种种基础上,呼唤董卿的“温柔”,是在渴望重建亲密关系,渴望被亲切以待。

信息时代给亲密关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中写到,互联网给自我暴露提供了更多的手段,而自我暴露无非是被两大驱动力所推动的:一是寻求归属感,二是自我表现的需求。

对于集体的归属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传统情感的底色,自我表现也只是为了“被看见”。董卿一句“未来不就是现在积累的吗”说是强心剂也好,说是定心丸也罢,它能让那些夜深鏖战考研的学生党感觉得到了一句鼓励,结束一天的工作后窝在出租屋的上班族感觉得到了一句关心,无数在人生不同阶段失利失意的人感觉得到一句安慰,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温柔”,这样的陌生善意,让人觉得生活中犹如港湾的集体中,身边有着与自己相同境遇的人,自己的焦虑和苦痛都得以被看见,被共鸣,被体谅。

呼唤陶勇的“温柔”,是在呼唤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前途无可限量的眼科医生、恶性伤医事件、左手受伤告别手术台,易地而处,多数人可能都无法像陶勇医生那样放下对现实不公的愤恨与怨怼,依旧活得体面温柔。无法上手术台,就去坐诊。无法当医生,就去写小说,用文字的力量帮更多的人走出黑暗。陶勇医生真正做到了“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陶勇的温柔,比起说是善良的天性,更像是一种向善的选择。这种选择的背后是坦率,对人生境遇的坦率,对自我的坦率。现代主义的迷思之一,就是人们越来越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情。宁愿给自己贴上“祖安人”“阴阳人”这样的标签,宁愿在人设的套子里以一种或激烈或嘲讽的态度转移话题,也不愿直面问题。善良容易受伤,善良是老土的,只有口出狂言和阴阳怪气才是一种时尚。在此错误认知的引导下,尽管大多数人都在心底隐秘地渴望温柔,却又耻于在口头承认,只能跟着时代的大潮随波逐流。陶勇医生的经历却精准地给了无数或主动或被动迷失,甚至借口环境而自甘堕落的年轻人当头棒喝:社会环境能影响你的决定,你的决定也能改变社会环境。

呼唤温柔的时候,也要知道构成温柔的是什么。我们必须认识到,董卿温柔的底气来自于她饱读诗书的气韵和采访中体会到成百上千的冷暖人生,陶勇温柔的底气来自于他的医者仁心和在手术台前见过的一场场生死奈何。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一蹴而就的感同身受,只有日积月累的尽力共情。与其呼唤,不如去争取,与其停留在原地等待温柔的人出现,不如先让自己成为温柔的人。

文/常源(郑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常源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10/21/85346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