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5日,李兰娟院士前往济宁医学院作学术报告,引发数百名学生一路尖叫跟随,现场堪比追星,对此网友表示:“这才是该追的明星!”
“这才是该追的明星”,热血呼吁的背后是提醒大众重视那些默默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英雄。但话语间有意引导“追明星不如追科学家”,将科学家和明星置于对立面,一捧一踩,难免有失风度。况且,明星的聚光灯并不适合每一个人。追星科学家,在给科学家带来必要关注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弊端。
也许是为了讽刺年轻人“恶性”的饭圈文化,才会有此一言。毕竟,因为明星资讯而造成服务器瘫痪的事件不在少数;各种“互掐”让网络环境被某些爱豆的粉丝搞得乌烟瘴气。前有“虹桥一姐”专业蹲守明星,后有“刘阳半藏事件”,无数“CP粉”变身“键盘侠”,无休止谩骂过错方,甚至上升到怀疑男友,影响正常生活。但其实,追星,追哪个星,都是自发选择,无论对错,错就错在沉溺于此,荒废人生。
大众对于明星和科学家的感情并不相同。大众对于明星,基于对其个人的喜爱和欣赏,将其看作一个情感寄托。鹿晗公布恋情的一刻,万千少女有祝福也有心碎。而对于科学家,却是将其看作人生信仰,是对其本人价值的高度肯定、拥护和尊敬。因此,追星和追科学家,并非二者选一择其优,而是对立统一,共同构筑大众的情感世界。
在这个明星主宰流量的娱乐时代,科学家确实需要被看见,但科学家一旦被过度聚焦于大众视线下,就容易变成大众的消费对象。网上一篇《求求你们,放过张文宏吧!》的帖子,细数了张文宏医生微博发文被网友“抠字眼”上纲上线的全过程。
科学家与明星的身份其实不同。一个需要深居简出潜心研究,一个需要不断创造话题保持热度。“追星“可以成为表达爱戴的方式,但更需要理性。谁也不想看到,国家栋梁遭遇骚扰、私生活被围观、舆论倾轧、学术研究被炒作溢价,变成赚钱的工具……
因此,与其纠结“谁才是该追的星”,媒体不如正确引导追星行为,督促国家加强行业规范,让“偶像”力量变成正能量,鼓励粉丝追求更美好的自我。同时,科学家需要被看见,被关注,更需要一片净土。将内心的尊敬通过善意的方式合理表达才是上策,这样才能既不让科学家“凉了心”,又不因被过度关注而“扰其志”。
文/魏亚娜(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魏亚娜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