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区,为何戾气那么重

来源:红网 作者:韩宛谕 编辑:张瑜 2020-11-28 00:00:18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互联网的诞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大大减少了社交的难度。我们很容易就能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回复他人的看法,却逐渐喜欢带上一丝“敌意”。

时下流行的表达方式中,有一种是“不是吧不是吧,不会还有人……”和“都×××年了,怎么还有人……”,其实说这句话的人,本身可能并不带有敌意,我相信,更多的使用者,也不过是抱着有趣的心态去进行运用,但这种有些阴阳怪气的表达方式,的确天然带有一种对他人观点的不屑与蔑视,而少了一分据理而谈的尊重与友好。

在每一个热点事件的评论区,我们总是可以看到各式各样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他们或讽刺,或愤怒,或不屑,表达着自己的不赞同。点开最近受到热议的“清华学姐”相关事件微博评论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评论:“看照片,这女生是多么普通,可是又多么自信,自信有男人骚扰她”“这长相也有这自信,想红想疯了吧”……本质上,众人想表达的是对学姐没有证据就擅自“公开处刑”的愤怒,出口时却变成了对学姐的人身攻击。

不讨论这些观点本身是否合理正确,其中原本也不乏道理的,可是单从语气上看,我们的确会本能地产生一股不适感。为什么我们会在网上发出这些令战斗一触即发的评论?

日常社交中,相信,没有哪个人会把反问句和疑问句作为自己表达的主要形式,因为这种表达习惯会给交流的对方带来不被尊重的感觉。而为了维护人际网络,我们往往会选择更加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但网络却不存在这样的顾虑。在千千万万的评论中,“我”的声音可能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这篇文章可能也是“我们”此生的唯一一次交集,那么,“我”为什么不怎么舒服怎么来,何不畅快淋漓地宣泄我的不满?

再则,有些评论喜欢用反问和轻蔑的语气,将和自己不相契合的观点塑造成“幼稚”“可笑”“不可理喻”的形象,其本质上想达到的,其实是对自身观点的拔高、对反对者的心理打压,从而让反对者和观看者产生“这个观点是不是确实没有任何价值”的疑惑。然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表达观点的权利,我们可以不同意,但应该把别人的意见放在与自己意见同等的地位上。

那些带着不屑和敌意的评论,最终会导向两个结局——网络暴力和意见传达效率的降低。

网络暴力,不应局限在对某一个个体的群起而攻之,也应包含个体之间相互的谩骂诋毁。充满情绪色彩的语言,往往会导致充满情绪色彩的回复,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而对于那些单方面被网暴的人群而言,每一句带有讽刺意味的表达,虽然不像刀剑那样锋利,却都是雪崩时的一片雪花。

除此以外,那些带着戾气的评论,想来除了恶意,什么也无法向他人传达。我们总是强调,在观点表达时应该做到有效的传播,应该是以“让对方接收并接受自己的观点”为最理想的结果。但面对充满恶意的评价时,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被其中的不屑和敌意所吸引,反而不去关注观点本身。如果这种表达方式只能宣泄我们的主观情绪,却无法最终达成观点的统一,又何苦为之呢?

只有充满情绪的反问,字里行间的轻蔑嘲讽,才能让我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吗?我想不是的。下次评论时,不妨把“第一个评论是被洗脑了吗?”改成“我不认同第一个观点,在我看来……”,把“哪个××写的这篇文章啊?”改成“我和作者的观点不太一样,因为……”,把疑问句改成陈述句,把咄咄逼人改成据理而谈。正如“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也不在讽刺和剑拔弩张。网络不像现实世界一样需要考虑“今日留一线,他日好相见”,但也不妨心平气和一点,变感性的宣泄为理性的陈述,让有效的观点输出多一点,无谓的愤怒争吵少一些。毕竟,情感的宣泄会带来淋漓尽致的快感,但长长地出了一口恶气之后,我们的语言里又还剩什么呢?

文/韩宛谕(山东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韩宛谕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11/27/86589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