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维扬书生
“由于陇南处于方言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非公务时间普遍说方言,这样的语言大环境,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普通话的推广。市语委办将尽最大努力,采取措施,积极推广普通话。”1月29日,针对“在全市机关单位推广普通话”的提案,甘肃陇南市教育局公布答复内容。(1月31日 澎湃新闻)
笔者以为,机关单位公务时间应当说普通话,但在非公务时间说方言,也没有什么错。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人走在一起,如果各操各的方言,确实很难交流,在这种语境下,推广普通话就成了一种刚需。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推广普通话可以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人们的交际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推广普通话还可以促进国际交往。
但是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两者并不矛盾,因为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低级形式,普通话与方言同属一脉,是相互依存、互补分用的关系。方言能生动地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状况、思想态度以及文化习俗,方言词语生动活泼,是来自生活的口语。可以说,方言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是社会生活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使中国民间思想最朴素的形式,也是含义最深刻最丰富的语态。”方言不仅是语言,它还是中国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文明的土壤,是文化的活化石。
机关单位公务时间说普通话,是为了更方便地与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进行交流,尽管对大多数人来说,说普通话不如说方言利索,但是说普通话是工作需要,而非公务时间说方言,是在传承和保护地方文化,有何不妥?事实上,许多在外地打工的人员上班时间与别人说的是普通话,回到家里与父母亲人交流时还是说自己家乡的方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总之,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两者并不矛盾。一方面,普通话是主流交际工具,必须加大普通话的使用力度,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应提倡讲普通话。另一方面,非公务时间说说家乡方言也不见得会削弱普通话的推广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