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线教育“0元学”怎么成了“空头支票”

来源:红网 作者:戴先任 编辑:陈乘 2021-03-16 17:25:08
时刻新闻
—分享—

文/戴先任

中国在线教育规模近年来迅速扩张,随之而来的负面新闻也接连不断。教育机构为快速扩大用户数量,各自穷尽办法促销。“0元学打卡返现”即是其中之一。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在线教育机构推出过这种营销方式来吸引用户。家长购买在线课程后,只要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一定天数的打卡,就可获得“学费”全额返现。而事实并非这么简单。有家长完成打卡天数后,却被教育机构以有两节课“无孩子声音,是代打卡”等为由拒绝返现。(3月15日 澎湃新闻)

在线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疫情之后,学生居家学习的时间增多,更给了在线教育发展的机会。而在线教育机构推出的“0元学打卡返现”,就是为了抢占市场、扩大用户数量推出的促销手段。但一些在线教育机构发现用户量仍无法赶上竞争对手,就“不想给用户返钱了”,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比如通过增加兑现难度,让用户无法成功返现。

这种做法有违契约精神,是在“过河拆桥”,不少家长在朋友圈给这些机构打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广告,现在却不能如约返还学费。而一些企业还“反咬一口”,声称“规则没变过”,是家长在当“羊毛党”。正如有家长称,“超市卖特价品,消费者买了,能说消费者是‘羊毛党’吗?”而就算一些家长确实是“薅羊毛”,钻规则的空子,与教育机构没能完善规则、“0元学”活动存在规则漏洞有很大关系,问题也出在教育机构,而不能怪这些家长。

教育机构既然发起了“0元学”的活动,就要能兑现自己的承诺。不能让“0元学”活动成了骗人的把戏,成了不会兑现的“空头支票”。对此,亟待对泛滥的“0元学”活动加强监管。而“0元学”活动乱象,不过是在线教育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像退费难、诱导贷款、霸王条款、教师资格造假、虚假宣传……这样的乱象就较为普遍。在线教育机构野蛮生长,“0元学”活动普遍成了“空头支票”,也就不难解释了。所以,要能规范“0元学”活动,关键还是要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监管,让在线教育机构能够规范运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线教育是朝阳产业,不能让行业乱象影响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此,需要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预存资金监管,防范一些无良机构在拿到用户大量预付资金后“跑路”、停运。对教育机构推出的“0元学”活动,也要加强监督,防范一些机构有意欺骗。

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也要能增强维权意识、防范意识,比如对于一些教育机构推出的“0元学”活动,要能多一些防范心理,天上不会掉馅饼,要防范教育机构“过河拆桥”,要选择资质可信的机构,要认真阅读相关条款,防范一些教育机构预先“埋雷”,还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在权益受损的情况下,要能依法维权、理性维权,勇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自己成了无良机构“慢刀收割”的韭菜。

来源:红网

作者:戴先任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3/16/909544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