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日新
“盲道铺设的初衷确实是为了给视障人士提供出行便利,然而,铺设环节中的不合理行为和日常的占道行为,却给视障人士的出行人为造成阻碍。这一问题表明,无障碍城市的建设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振杰说。(5月18日 《法治日报》)
顾名思义,盲道乃专门帮助盲人行走之道。它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目前视障人群逾1700万,已成为世界上视障人口最多的国家。盲人的交通出行,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自从1991年北京建成国内首条盲道之后,30年来,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盲道建设,但总体覆盖量仍显不足,其中,建设质量不规范、后期维护跟不上、盲道经常被占压等积弊长期存在,盲道伤盲事件时有发生,这导致视障人群本就踯躅的脚步更加困顿不前。
近日,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附近调查时发现,盲道的铺设基本到位,但盲道上的物品却是五花八门——共享单车、私家车、电线杆、路障等。盲道不能保证畅通,将给盲人带来多大的不便和危险?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媒体聚焦的结果令人沉重——山西太原街头的一条盲道“九曲十八弯”,百十来米长度就有30多个弯;昆明五华区的一道盲道,短短300米盲道他们遇到了30多个障碍:树坑、矮桩、电杆等;郑州街头盲道上停放的汽车成为盲人出行的障碍;南京珠江路,一个路墩成为盲道的“绊脚石”……至于小商贩占据盲道摆摊经营,绿化带隔断盲道就更是不计其数了。
并不是盲人不想在盲道上走路,而是许多盲道都不合格,或被障碍阻断或被机动车占道或被人为阻碍。“盲人不能走的盲道” ,这又何尝不是给城市管理一记耳光呢?
盲道是一项公益性的无障碍设施,是政府和社会对弱势群体关爱的表现。盲道铺设和管理得如何,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文明和进步程度。盲道畅通与否,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良知和能力,也在拷问着市民的道德和文明水平。城市的盲道被肆意侵占,致使盲道不“帮盲”,折射出的不仅是有些人对盲人权利的漠视,还有城市管理的不到位。为此,专家呼吁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为了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国人的识知水平和文明素质,力保盲人的出行权利不受到侵害,让城市盲道真正能够起到“帮盲”的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林日新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