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人月
5月22日,甘肃一山地马拉松赛遭遇极端天气。截至23日早上8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甘肃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5月23日 澎湃新闻)
据介绍,当天中午1点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比赛停止。当地马上组织多方力量搜救失联人员。由于赛段内地形地貌复杂,夜间气温再度下降,搜救难度较大。21名参赛人员在陆续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此消息令人震惊且痛心。有网友质疑,应急预案怎么安排的?服务保障怎么进行的?没有固定或流动的保障点吗?极端天气没有征兆吗?越野赛不派救护车吗?
一连串问号,确实需要一个答案。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股马拉松赛事热潮,以此加强对参赛地的曝光度,进行形象宣传。但任何比赛,不能脱离赛事本身的健身初衷,保证参赛选手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所有的活动组织,应该是围绕参赛选手来展开,为选手提供服务。如果偏离了这个目标,赛事组织鱼龙混杂、保障不力,就适得其反,根本就起不到提升参赛地美誉度的作用。
在马拉松赛事中,医疗救护是必不可少的标配。尤其是山地赛和越野赛,由于线路变化多、海拔爬升高、挑战强度大,比赛时间长、补给救援难,对主办方的办赛能力以及救援有更高的要求。有跑友曾将宁波山地马拉松称为“教科书般的越野类赛事”,对其组织与保障能力表示肯定。诸如在2016年的第三届赛事中,动用29台AED(心脏除颤仪),配备来自李惠利医院的专业赛道巡逻跑者,并专门配备一套无线中继通信系统供其联络使用。医疗救护团队事先做了预案,勘察好救援路线,特别对一些大型设备无法通过的路段进行特别标记。
有备则无患,此次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因遭遇极端天气,发生意想不到的悲剧。这种意外实属罕见。虽然山地的天气多变,事先有没有考虑到这点?有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遇到恶劣天气时的安全疏散与撤退,相应的救援与保障,有没有预案?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情况了解。
不幸已经发生。只能说,人命关天,没有什么比选手的安全更重要。马拉松比赛的组织不能稀松,越野赛更不能任其“野跑”。在设计线路时,就应该考虑到各种情况,为遇险选手提供应急的救援与保障。任何比赛,以人为本,都应该是不能忘记的初心。
来源:红网
作者:余人月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