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博眼球”不会博出位,只会陷入流量陷阱

来源:红网 作者:黄园园 编辑:陈乘 2021-05-24 17:46:14
时刻新闻
—分享—

青辣椒.jpg

近日,网络上不少平台用户为博眼球的行为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前有殷世航利用直播求婚进行恶俗炒作,后有网红热舞拿巡特警训练场景当背景蹭流量。更有甚者,在全国人民深切哀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之时,在微信群、朋友圈、微博多次发布侮辱袁隆平院士的不良言论,造成恶劣影响,不法分子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成了广大民众新的社会空间。不少自媒体也抓住互联网的风口横空出世,眼球也就成了互联网时代最为稀缺的资源。不少博主为吸引眼球,博得关注绞尽脑汁,甚至不惜突破下限,只为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殷世航利用“情感炒作”经常与女友套璐璐隔空喊话,一场求婚直播更是变成了赤裸裸的“卖货现场”,毫无底线,可笑至极。更有平台用户胡言乱语张口就来,丝毫没有想到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对社会公共空间造成了不良影响。

开放性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但开放绝不代表着无度无序。网络空间只是现实社会在互联网平台的拓展与延伸,它绝不是毫无规矩的法外之地。玩火者必自焚,公然破坏网络秩序者必将受到惩处。如果任由自媒体乱象横生,网络空间早就乌烟瘴气,不复清朗。试想想,如果网络上谣言泛滥,直播平台上到处是殷世航式的恶俗炒作,这样的网络空间何来秩序可言?只会成为一个臭气冲天的“垃圾场”。好在也有不少网友在共同维护我们的网络空间:殷世航直播遭到23万网友举报,账号被封禁600多年;热舞的网红被网友举报,受到公安局督察大队训诫,向巡特警队员公开道歉;多人侮辱攻击袁隆平院士,已被刑事拘留或刑事处罚,这些举措都大快人心,让网友连连叫好。

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近年来实现井喷式发展的自媒体让原本就困难的网络治理更加棘手。好在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已经让我们逐步实现了有法可依,但这并不完善,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更新如此之快,遇到的问题也在不断细分、升级,我们的法律规章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推陈出新,不要让不法之徒钻了空子。除此之外,我们更要抓好严格执法,执法部门要对网络热点事件时刻保持警惕,汲取群众意见,重视网友举报,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依法惩治各种网络违法行为。

作为公众人物,网红们和领域大V们理应承担起自己相应的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和创作规范,更要以身作则,共同维护网络秩序。

网络平台非法外空间,自媒体要实现健康发展,一定要在法律的轨道上运行,万不可为“博眼球”“博出位”而不断试探网络底线,陷入流量陷阱。

文/黄园园(南京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黄园园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5/24/93953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