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翟天临再上热搜,提示我们反思学术水平考查方式

来源:红网 作者:高存玲 编辑:刘昱 2021-05-25 17:50:32
时刻新闻
—分享—

2019年,一句“知网是什么”让翟天临的学霸人设崩塌。北大博士后不知道国内首屈一指的学术数据库,一时沦为笑柄。该事件直接引发教育部门对学术不端的高压态势。从这年起,每逢毕业季翟天临的微博都会被攻陷。今年5月24日,“没有人年年恨天临,但年年有人恨天临”登上微博热搜。

高等教育扩招以来,上大学不再是一小部分人的专利,不断攀升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带动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大学扩招,为我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高等教育入口放宽,出口也要收紧。对学术不端的高压态势必然波及毕业论文的标准制定,这一现象对于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不无裨益。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还应感谢翟天临的那句“知网是什么”。

毕业生们在论文写作之余,去翟天临的微博发泄发泄倒也无伤大雅。面对每年一波的毕业生“问候”,翟天临也越来越释然。最近,他在微博写道:“我知道写论文的过程挺难的,如果骂我能帮助大家缓解论文季的压力,那我觉得被骂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希望大家文明宣泄,宣泄完了加把劲儿,加油!保过。”正如翟天临所说,发泄完了把毕业论文扎扎实实写好才是正途。翟天临的微博为毕业生们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出口,也为我们反思“毕业论文”这一高等教育考察工具提供了契机。

以论文考察毕业生,要区分培养层次和培养目的。本专科教育和专业硕士教育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是培养掌握专业技能、胜任专业工作的实践性人才。论文是对研究成果、研究过程的展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研究性,考察工具和培养目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性。高等教育任何学历层次都以毕业论文作为学生能否毕业的考察标准,是否有以偏概全之嫌?除了毕业论文,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探索其他更能体现毕业生专业水平的考察办法。

以论文考察毕业生,要考虑专业特色和学科特点。音乐、美术类专业的毕业作品、毕业设计、毕业展演等考察形式能否推而广之?比如,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如能写出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毕业要求?中文类毕业生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展现对汉语言文字的良好运用能力,可否允许毕业?即便是考察毕业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除了形式严格、套路规范的毕业论文,也应考虑其他替代性文体的可能性。

以论文考察毕业生,要形成衡量论文水平的科学标准。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要经过编辑初审、同行评议、编委会讨论的复杂流程。各大院校都将“重复率”作为毕业论文的关键指标,“查重”成为毕业答辩的前置环节。“查重”对防止学术不端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重复率无法反映论文质量,查重工具科学性有待检验,查重规则也缺乏统一标准。“降重”若成为修改毕业论文的主要工作,提升论文质量将无从谈起。探索操作性和科学性兼具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标准,成为当务之急。

2019年以来,每逢毕业季翟天临都要被“骂”上热搜,这背后是万千学子的心声和诉求,也体现了当前学术水平考察体系仍有待完善,还需教育主管部门加大重视才行。

(作者高存玲系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复旦大学传播学博士)

来源:红网

作者:高存玲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5/25/939962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