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今年“618”,消费者为什么选择“躺平”

来源:红网 作者:周霞瑛 编辑:张瑜 2021-06-18 23:32:04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计划系列评论.jpg

又是一年“618”,今天你剁手了吗?

据《证券时报》报道:与往年相比,今年的“618”似乎低调了许多,各大电商平台都没有赤裸裸的公布销售额,取而代之的是公布消费趋势和增速,甚至有网友调侃今年的“618”毫无存在感。

是购物节的吸引力不够了吗?

今年的“618”购物节竞争,从6月1日就打响了号角。为此,各个平台在五月中下旬就开始了“618”的预热。推送、短信接连不断,整个活动长跑了大半个月,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在这之中渐渐消磨。

另外,有消费者认认真真地计算了“618”的满减规则,做了各个电商平台的优惠任务,最后发现自己走过的路都是商家的套路,“618”的满减金额,还不如五月活动前或是6月1日活动刚开始的时候低。这样的情况下,消费者自然选择“躺平”。

回想上半年,距离“618”前不久,各电商平台刚刚结束端午节的促销活动,再往前还有母亲节活动等等,基本上是月月在过节,甚至是每周都在“大促”。如此密集的购物节,让消费者失去了等待的耐心,既然总在促销,那就不需要着急购买一些商品了。创办这么多的购物节,商家的活动也很难出新,新奇性不足自然很难吸引消费者。

电商现在的套路已得不了消费者之心。购物节的同质化,也在加快其疲软之速。不少消费者都在怀念“双11”购物节刚诞生时的“纯粹”。直接打折,不用经过复杂计算,显而易见便宜的价格,这似乎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吸引力。

今年的电商平台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他们开始简化购物规则,一些满减规则,不用看攻略帖也可以自行掌握。这是一个好的趋势,毕竟,踏踏实实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赢得他们的肯定。另一方面,平台也要进一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为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还要看到,今年,不止是天猫、京东、苏宁这些老牌电商,新兴平台如抖音、快手等也加入了“战斗”。对此,监管部门更需要加强对平台的管理。

总之,只有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购物节形式,增强其影响力,同时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才能让购物节重新焕发活力,让“躺平”的消费者“支棱”起来。

文/周霞瑛(南京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周霞瑛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6/18/956650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