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一篇微信推文引起网友热议。推文中称,中山大学学生赵某晨,无故造谣污蔑多名同校同学,严重影响受害人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17日晚,中山大学发布通报称,情况属实,并对赵某晨给予开除学籍处分。18日下午,中山大学发布通告,对涉案的主要传谣者给予记过处分。
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不少网友表示大快人心。近年来,校园内的谣言事件并不鲜见。一个谣言的传播,离不开造谣者和传谣者。笔者认为,面对传言,每个人都不应该只是冷漠的旁观者。
在这起造谣事件中,赵某晨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伪造了大量不雅聊天记录和虚假裸照,并将这些内容在线上线下大肆传阅和分享。在受害者整理的谣言传播路径图中,还出现了三名主要的传播者,大部分消息由其传播。谣言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的方式传播到了学校的各个角落,并且引发了一定的讨论,还有一些处在这条谣言传播链的人,无意之中也参与了这个事件,促成了信息更大范围的流传。
这个谣言持续了半年才被当事人发现,可以想象,在这半年当中,经历过多少次的传谣,但却没有人能主动站出来,找到事情的源头,找到事实的真相。谣言在无数次的传播和转发中,似乎也就渐渐变成了同学们口中的“事实”。在这场谣言传播中,有多少人成为了冷漠的旁观者?值得我们深思。
或许,旁观者们只是以一种看戏的姿态来看待这件事情,有的人随手一个转发,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的人看过之后半信半疑,但却没有进一步核实情况。但这对于受害者来说,却是一种潜在的伤害。受害者们处在学校这个“小社会”当中,被一次次地当做调侃对象,一次次地受到伤害,更加加深了事情的严重程度。
在这样的校园谣言事件中,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不应该置身事外。面对校园谣言,冷漠只会带来更严重的伤害,尽管初衷并非如此。面对校园谣言,每个人都不应该是冷漠的旁观者。
文/刘纯娜(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来源:红网
作者:刘纯娜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