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小组赛第一场,中国女排0:3不敌土耳其女排,输掉了比赛。
一时间,中国女排连上几条热搜,网友们的评价褒贬不一。在网络上,不少网友“激情发言”,对个别女排队员进行人身攻击,指责队员们的状态不佳,甚至对其进行辱骂。此情此景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上个月的世界女排联赛中,队员们也因各种原因,遭到了网友的批评和辱骂。
一提起女排,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女排精神”。2016年,在与巴西女排的最后决战中,中国女排凭借顽强的毅力在对手的主场拿下奥运金牌。在沉寂了12年之后,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再次捧起了奥运会冠军的奖杯,“女排精神”也再一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带来荣耀与感动。在里约奥运会之后,中国女排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女排精神”也不断地感染着每一个人。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对中国女排的东京之战也寄予了厚望,期待看到女排姑娘们能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再次“升国旗,奏国歌”。人们关注女排、热爱女排无可厚非,想赢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但也应当认识到,竞技体育是残酷的,运动员的状态有起伏也是正常的,无论输赢,都是运动员们要面对的常态。一次比赛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不代表着女排没有实力,更不能成为对她们进行人身攻击的理由。
面对美国、意大利等强敌,女排此次比赛原本压力就不小,又加上疫情影响和国人期待,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作为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她们有为国争光的使命和任务,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面对失败,一味的指责毫无用处。中国女排并不是什么“不败神话”,也不是人们想象的“完美队伍”,我们应当学会接受她们的“不完美”和失败,给予女排更多的鼓励和宽容。
女排的每一次胜利,都是队员们在场下用日复一日的汗水和坚持换来的。对于队员们来说,输了比赛最难过的就是她们自己,“键盘侠”们又凭什么对她们指指点点、吹毛求疵呢?结果固然重要,但女排姑娘们在场上不放弃每一分,拼搏到底的精神比结果更加能打动人。
“女排精神”是什么?“女排精神”是知道即使会输,也要拼尽全力拿下每一分的坚持;是就算在场上遇到了瓶颈,也要咬牙顶过去的韧劲;也是每赢下一分球,大家就相拥在一起欢呼的喜悦。
排球比赛不是一场就能定输赢的比赛。胜不骄,败不馁,无论是女排队员们还是观众们,都应当以平和、理性的心态看待每一场比赛。赢了,我们就继续保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场比赛中;输了,赛后就要对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总结,越挫越勇,下场再战。
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观众们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输赢,为女排加油打气。女排姑娘们也能拿出良好的状态面对对手,越战越勇,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好名次,加油!
文/苏靖 (广西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苏靖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