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上陪诊出现,人性化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来源:红网 作者:王瑞琪 编辑:刘昱 2021-08-24 21:51:24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jpg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增“健康管理人”功能,子女可申请成为父母的“健康管理人”。父母在互联网医院的就诊提醒,会自动发送到子女的手机上,点击链接即可加入到父母与医生的互联网问诊中。子女和父母、医生三方视频互动,可以远程参与父母的就诊全程。(8月24日 《人民日报》)

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郑兴东介绍,云上陪诊服务既是医院在经过调研分析后对民生需求提供的精准服务,也是对互联网医院+实体医院转型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服务也吸引了很多家庭加入和使用,自今年5月“健康管理人”功能上线以来,已有8952名子女或亲属绑定成为健康管理人。网友们也纷纷表示希望能将此项服务进行推广,以传达孝心,关爱父母健康,助力父母跨越数字鸿沟,共享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成果。

伴随如今数字技术的狂飙突进,科技向善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面对数字化浪潮,许多科技公司致力于新型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以科技改善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但与此同时,一切依赖技术,一切问题依靠技术解决的“技术决定论”也甚嚣尘上。这一观点忽视了维持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各种复杂因素,将社会中的各种疑难杂症的解决方式简单依赖于技术,同时也忽视了由于过度依赖技术,而导致的部分社会问题、伦理困境。

数字鸿沟便是起因于技术发展,却并不能仅仅依靠技术介入而得到有效解决的社会问题。对于一些老人们来说,他们由于身体机能、认知能力、经济水平等各种原因,无法跨越这条鸿沟,以至于被挡在数字社会门外,连最基本的出行和看病都面临巨大困难。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全方位的数字化生活显得必需且重要,对于老人们,跨越数字鸿沟的要求也愈加紧迫。

在数字技术解决方案中,信息技术无疑会有所赋能。但数字鸿沟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仅仅将技术“装饰”于社会现状之上,难以真正推动数字鸿沟的有效弥合。为此,社会对于数字技术的态度需要有所转变,不能万事万物“唯技术论”,以人为本出发的技术导向还应回归于人,人才是决定技术效用的关键因素。

对此,重视技术的桥梁作用应是智能社会中科技向善的发展导向。在云上陪诊服务中,技术就充当了关键的桥梁作用。对于老去的父母而言,任何技术都无法与儿女们真切的孝心相提并论,任何技术的指引也远没有儿女的陪伴来得实在。但儿女们也需要上班工作,有些年轻人还在外地奔波忙碌,陪伴在父母身边显得不切实际。云陪诊技术则较好地平衡了这一矛盾,充当着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桥梁,儿女不仅能够切实关注父母身体健康,以表孝心,也能在精神上抚慰父母,引导父母使用数字技术,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

社会发展,技术需彰显人性价值,而其最重要的价值莫过于连接。连接灾难中的信息孤岛,连接数字鸿沟两侧的父母和儿女。这一科技桥梁,连接的是人与人,心与心,人心的善良才是科技向善的本质所在。重视技术的桥梁作用,彰显技术的人性价值,才是真正回应民意的技术发展,才能对健康中国的建设产生真正的助力。

文/王瑞琪 (西安交通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王瑞琪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8/24/98459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