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性看待大学生考公热,人生考卷需自己作答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婧雅 编辑:刘昱 2021-10-19 20:24:4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参赛作品

2022国考报名进入第4天,已有415220人提交报考申请,单日增长量超15万人,通过审核人数267463人,比去年同期超10万人以上,平均竞争比为8.56:1。目前仍有1186个职位无人报考,占总职位数的7%。(10月18日 《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考公热”愈演愈烈,有人将公务员考试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中国第一考”。随着高校毕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不乏大量大学生将目光投向政府机关,加入务员考试竞争的队伍。

在就业市场,“大学生更愿意当公务员”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一方面,公务员的工作稳定,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公务员成为大家眼中的“香饽饽”。公务员在培训、医疗、退休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是其他职业群体难以比拟的,而疫情加强了人们对于这份稳定的认可。另一方面,受到“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将当官作为衡量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标尺。就个人利益诉求和社会价值规范取向而言,报考公务员的确是一种理性选择。

但是,前赴后继地走上“独木桥”还需要面对许多难题。

首先,无法避免的就是上岸难问题,公务员报考中“千人竞一岗”的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有人戏言,公务员报考队伍就是“修罗场”,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公考的竞争激烈:上岸人少,陪跑人多。这就导致很多青年出现反复考的现象,这样一方面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社会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倘若多年未能考上,也浪费了青年宝贵的青春时光。

其次,报考中两极分化的现象也体现出当前部分青年择业的功利性和盲目性。有些报考者不关注岗位职责,仅以工作条件和环境为首选因素。这体现在一方面岗位竞争比例严重不平衡,有的岗位是万里挑一,有的岗位却难以实现零突破。另一方面报考东西部不平衡,一些大城市的报考竞争激烈,而一些偏远地区几乎无人问津。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部分大学生向往的是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和手中的权力,他们报考公务员的功利主义思想较强。

而在压力催化下的考公热,难免会增加盲从的冲动。报考前,很多青年对公务员岗位没有形成正确认知,认为公务员是“一张报,一坐一整天”,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没有提前做好职业心理预设,到岗后又达不到心理预期,不乏一些大学生出现既难以适应工作岗位又不舍得放弃的情况,不仅能力无法匹配岗位,还难以在岗位上有一番作为。综上可见,考公务员绝非是适合所有人的就业“最优解”。

那么,大学生到底应不应该考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应该坚定的是,大众所追捧的并未必就是人生的坦途,公务员不仅是一种职业,背后还需要承担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人民公仆之心。考公热需要实现理性回归的思考,在随大流的趋势中尊重自己内心的需求,人生的考卷需要自己作答。

文/欧阳婧雅 (湖南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婧雅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0/19/103094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