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美广告制造“容貌焦虑”,恶意引导消费当制止

来源:红网 作者:焦涵洁 编辑:陈乘 2021-11-03 23:01:4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11月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对以下情形予以重点打击: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制造“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或者将容貌出众与“高素质”“勤奋”“成功”等积极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11月2日 《新京报》)

近年来,不规范的医美广告已经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投诉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5年间增长近14倍,虚假宣传、过度宣传、导向不正的医美广告,已经越过了法规底线。以上诸多情形,就是我们在看医美广告时经常见到的广告用语,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大量负面评价,以此达到促进其进行消费的效果。这样的促销方式,极其容易引发消费者的不良心理活动,如自卑、焦虑、不安等,甚至是“容貌焦虑”。然而商家不会考虑消费者产生这些想法的后果,轻则也许只会冲动消费,而重则可能会对自己否定,产生心理问题。当数以万计的消费者,在这种不良的市场环境下扭曲审美认知,不仅容易自身被误导,还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遮蔽医疗美容行业潜藏的风险。

如今,盲目追求“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等极端、片面、单一的审美取向占据不小市场,这背后,少不了医美领域不良广告的推波助澜、刻意引导。一些机构以免费咨询、个人专属定制等变相发布医疗美容广告,以“博主推荐”等形式进行植入推广,种种套路规避了广告发布资质和内容的审查监管,让医美广告有了可钻的空子。

同时,违规医美广告的肆意妄为,也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健康成长。此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这类违法医美广告亮剑,正是为了以健康内容涵养理性的消费文化,引导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此类违规医美广告利用消费者的对美的向往之心,进行恶意引导其进行消费,是职业与道德的双重缺失。美本身无错,切勿让变美产生罪过!

文/焦涵洁(长安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焦涵洁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1/03/103605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