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大最年轻博导引关注,羡慕和质疑的背后是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敖宇 编辑:张瑜 2021-11-19 18:10:50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又一个年轻博导火了。据11月18日中国青年网报道,继25岁重庆大学博导冯磊引众人关注后,29岁的北大最年轻博导刘颖,再一次将年轻博导这一话题带进人们的视野,引发热议。

“博导”,即博士生导师的缩写。长期以来,国内大学教师的职称,基本按照“讲师-副教授-教授”的顺序发展,只有教授才有资格指导博士研究生,而要经过这一系列的披荆斩棘,熬到博导时,早已不是昨日少年,正因如此,“年轻博导”显得尤为稀少。

人们对于博导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被优秀的博导们酸到了,表示“25岁的我还是一个打工人,人家就是博导了”,或走向焦虑,或奋发图强;另一方面,则是对年轻博导们的实力表示担忧,也对博导的选拔制度提出质疑。

实际上,表面上的“我酸了”“我羡慕了”,流露着对高校人才选拔制度迈出第一步的肯定。传统的博导选拔制度与当时博士生少、教育人才较为短缺的现实情况相匹配,且长期被沿用下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再适配。一方面,学者的学术创新能力在他们30至40岁时期最强,传统的选拔制度可能会导致博导们错失“在最好的年纪做最可能的事”的机会,另一方面,按资排辈的选拔制度,堵住了年轻人的上升通道,也因而导致了人才的大量流失,让人才们空留“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雄心,却无可实现的路径。

年轻博导们的出现,则是对这一情况的打破。其实,近两年来,研究队伍年轻化已经成为常态,不仅是“博导”,院士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2021年11月18日发布的最新院士名单中,最小年龄的院士为45岁, 60岁(含)以下的占76.9%,科研队伍年轻化的取向给了更多年轻人机会,也为学术研究注入新鲜的血液。《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人们对于年轻博导津津乐道的讨论,正是看到国家对人才的重视,由人推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对于年轻博导,质疑声、忧虑音也从未停止。在大众眼中,年轻博导甚至比学生的年纪还小,似乎少了点经验,缺了些沉淀。他们能否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大任,是人们讨论的焦点。

对于年轻博导“行不行”的质疑,主观源于人们的偏见,客观源于人才选拔体系的不健全。在人们以往的印象中,博导似乎必须得是老学究,上了岁数、戴厚厚的眼镜才行。然而,讲学问不是年龄先行,论知识不是按资排辈。高斯16岁发现非欧几何,李政道31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年龄早不是衡量知识水平的指标。重庆大学的25岁博导冯磊,是多个业内高影响力专业学会的会员,还是国际顶级期刊的审稿人,北大最年轻博导刘颖是“科学探索奖”的首届获奖者之一。在学术能力上,年轻博导们似乎早已达到标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基于年龄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博导”肩上担的并非仅仅是传播知识的责任,人脉、师生关系的处理、科研资源等都是人们衡量博导能力的尺度,这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而在年轻博导的选拔过程中,这些指标是否被纳入考量,才是引发争议的症结所在。

随着一个又一个的年轻博导的出现,在表面的羡慕、担忧之外,人们对这一话题的探讨早已脱离事件本身,“年轻博导”似乎可以被抽象为时代精神的符号,不知不觉中承载着人们对于晋升渠道、社会公平、人才机制等问题的期待,人们探讨的远非年轻博导的前途,而是年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才选拔的道路。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像是朝一个许愿池中扔硬币,扔进去的是言论,心里默念的是期待。国家要快速完善和健全博导的选拔机制,在为年轻人打开通道的同时,通过多层次的衡量指标,缓解大众的忧虑,回应大众的期待。

文/敖宇(山东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敖宇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1/19/104138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