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狗深洞中生活6年获救,人性亮度再次放光

来源:红网 作者:陈倩 编辑:陈乘 2021-12-01 21:50:47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一只掉进50米深洞,独自生活6年的小狗冲上热搜。网友们既为小狗的顽强生命力感到震惊,也为6年来坚持投喂小狗的热心村民以及救援队成员点赞。(11月30日 《哈尔滨日报》)

诚如网友的留言,“对待生命的态度,决定人性的亮度”,善良的村民和救援队成员支撑着小狗的生命,彰显着人性的美好。在文明社会中,我们呼吁尊重动物权益,也是在为构建“幸福共同体”而努力。

是否尊重动物的权益,是文明和野蛮的分界线之一。社会文明的标志不仅仅在于经济的高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的优越性,还在于精神上的文明。而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就是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我们早已脱离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进入了现代文明时代,当个人利益与动物权益不相矛盾之时,是选择尊重动物权益,还是凌驾于动物权益之上洋洋自得,无形中划分了文明和野蛮两种状态。

动物身上寄托着个人的情感,尊重动物权益,能为个人的温情留一片栖息地。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需求按照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其中,社会需求表明人人都希望得到关心和照顾,将情感寄托于动物的行为正属于这一层次。寄情于物古来有之,“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陆游对待宠物猫的亲昵是其咏物寄情,抒情写心的表现。当下的例子同样值得关注:以16万的高价拍下柴犬“登登”的竞买人舒先生,初衷是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让登登有一个家,“登登”拍卖成功亦是尊重动物权益的成功。救助深洞中的小狗后,我们点赞提供小狗的村民和救援队,也是点赞人性之美和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

动物的生存环境彰显着社会的温度,尊重动物权益,以构建“幸福共同体”。人与动物是相互依存的伙伴,无论是野生动物还是宠物,它们的生存情况,都从不同层面映照着社会的发展。它们和我们一起,感受社会的呼吸和脉搏。云南大象北上,国内外网友纷纷化身“观象团”成员,在屏幕一端关心象群的一举一动,描绘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卷。 隔离时可以连人带宠的暖心措施,解决了“隔离期间如何稳妥安置宠物”的难题。即使是一条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狗,从村民长久的关心和最后的救援中,我们也可以窥见社会的大关怀。

然而,漠视动物权益乃至生命的行为现在仍有发生,挑战着全社会的良知。按照“无害化处理”的要求扑杀隔离宠物狗,缺少的是对动物生命的尊重。电视剧《当家主母》拍摄时的“杀猫”事件陷于“罗生门”,剧组是否为了所谓“艺术”漠视了小猫“咪咪”的生命引起了讨论。此外,不时曝出的虐待动物的新闻令公众揪心。在此等行为受到谴责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我们应如何行动。动物权益保护已亮起了红灯,我们应有所作为,避免悔之晚矣。

从个人层面上说,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功利的环境下保持对生命的敬畏,维护动物应有的权益。从社会层面上说,我们应培育有温度的社会价值观,辅以必要的规章制度。构建“幸福共同体”道阻且长,但现在的每一次行动,都让我们与这一目标更加贴近。

文/陈倩(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陈倩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12/01/104787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