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名为《守护解放西》(第三季)的警务纪实类节目引起网络关注与讨论。节目中展示的奇特案例、民警执法的细节与智慧等内容引起大家的热议,也为公众展示了基层公安治理的现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法治教育实践。
据了解,《守护解放西》是一档系列节目,从2019年起已经播出了三季。该节目以湖南长沙坡子街派出所民警为人物核心,通过观察记录式的手法,深度展示警务巡逻、疑犯审讯、要案参与等基层公安实践。目前该系列节目的网络播放量达到1.9亿,网络讨论除了节目内容本身,还延伸到法律议题、社会治理等许多方面。
提升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法治建设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公众开展法治教育更是提升效能的重要举措。截至2021年6月,中宣部联合司法部制定并实施了八个《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五年计划》,对法治教育的持续性开展提供指导。在去年6月发布的《五年计划(2021-2025)》中就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要求。
当提起平时所接触到的法治文化活动,相关专题讲座的开展、宣传栏张贴的材料、《今日说法》式的严肃陈述,这些记忆也许就直接浮现在我们脑海里。不可否认,这类较为传统的方式的确传递了许多法律知识、法治思想,但在传播手段上以单向输出为主,效果检验与社会反响呈现不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依托于网络平台的文化作品在形式和内容的丰富度、创新性上得以加强,尤其是实现了互动性,观众可以实时进行话题讨论和观点交流,并转发传播,扩大社会关注度。
除《守护解放西》之外,目前网络上受到过较大关注的还有《罗翔说刑法》《谭谈交通》、“警官老陈”直播推广反诈APP等法治文化实践活动,它们的火热出圈正是通过创新性的制作手法和贴近公众视角的价值取向而实现。把繁杂的法律条款、程式化的司法活动通过鲜活的事例和细节进行展示,与大家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同时节目主持人、引导者极具个人特色的表现、与受众进行话题互动的节目机制,改变了“单向输出式”的传统手法,“互动起来”“鲜活起来”成为主轴。
面向普通公众的法治教育,普及性和实用性应该是重点。向人们传递法治思想、帮助树立依法办事的意识行为是目的,但相关的宣传教育之后,人们能实际接收多少、理解多少、用到多少值得关注和检验。
同时,法治教育可以活泼生动,但不能丧失法度。这类形式带有一定的娱乐属性,需要拿捏好内容尺度,以防对当事人造成网络暴力、媒介审判等现象,不能为了制造节目效果、引起热度而忽视法治的公正威严。《守护解放西》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检验,但引起公众对法治建设的主动关注和话题讨论,向我们展示了法治教育可以改进和创新的方向。教育与鲜活携手,法理与情理同步,这样的主旋律应该继续融入法治教育的实践当中。
文/贾亦寒 (西南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贾亦寒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