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每人奖只小猪:奖品选对了,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樊水科 编辑:刘昱 2022-01-10 15:57:11
时刻新闻
—分享—

文/樊水科(西京学院副教授)

近日,云南一乡村小学奖励优秀学生每人一头小猪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显示,昭通市彝良县海子镇向阳小学根据学生平日的综合表现,选出了20名优秀学生,每人奖励一头小猪。(1月9日 人民网)

这个新颖别致,把很多网友逗笑的奖品,却发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心坎上。根据向阳小学支教老师候长亮的说法,以前奖品都是学习用品,但这次是结合了乡村振兴和教育扶贫的实际,不但鼓励了学生,也帮助到了学生的家庭。因为这个奖品需要通过学生和家长的后期喂养和付出,才能给家庭带来更大的物质收益,对改善家庭条件而言比较实惠。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读者有了满满的画面感:顺着蜿蜒的山路,有家长直接将小猪抱回家,有家长用绳子牵着拖回家。难怪网友被逗笑了,却又表示羡慕到了。我们知道,激励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什么是好的激励?一是要有公平公正的评选方法,奖励该奖励的人;二是要将物质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发对的奖品。别看这两点是如此的简单,但真正要做好,其实并不简单。比如,有时候奖励了不该奖励的人,或者不奖励该奖励的人,就会引发更大的不公平感和不满,这样的奖励反而会起到负效应。

再来分析向阳小学的这个奖品为什么“亮”了。首先,他们特别重视公平公正,维护激励机制的权威和尊严,是激励起到作用的关键。根据报道,向阳小学共有一年级到四年级65名学生,但他们只能奖励20头小猪。如何选出20名优秀学生给予奖励?报道并没有说,但提到依据是“平日的综合表现”。小猪的大小当然不一,为了公平起见,学校还采用了抽签的方式分发。这样,领到小猪的学生都是好好读书的学生,属于“凭实力给家里搞了头小猪崽”,也都很激动,学生和家长也都很开心。

其次,别小瞧“每人一头小猪”这个奖品,它其实是将物质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同时也是将乡村振兴和教育扶贫实际结合起来的奖品,不是因为新颖独特,而是“奖品选对了”。为什么呢?如果是学习用品,不能解决乡村家庭的实际问题,甚至一点儿影响都没有,可以说是太常规,不接地气不实惠;如果直接奖励钱,对当地家庭经济状况来说,这点儿钱其实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容易让孩子和家庭产生不劳而获的依赖心理。奖励小猪就不一样,这样的奖品是为家庭提供简易的“生产工具”,孩子和家长需要参与劳动和付出才能获得回报。这种奖品对学生家庭来说,也才是有尊严和有力量的,是靠自身劳动获得的回报。

由此可见,生活和工作中的激励是需要改进和创新的,只要用心了,就会有不一样。奖品虽然人人想拿,但只有公平公正的评选和接地气的奖品,才能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樊水科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1/10/1072820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