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春徐徐至,游子急急归。值此佳节来临之际,红网“青椒计划”推出新春评论专题,邀约大学生记录返乡过年期间的感悟、眼中的年味、家乡的变化,以青年视角感知乡愁,采撷家园新事,见证江山美好,共奏新春“椒”响曲。本期由湖南工商大学的魏泽鸿讲述他的家乡益阳市安化县范溪村的变化。
□魏泽鸿(湖南工商大学)
出门在外,倘若有人问起我的家乡,我肯定会说“黑茶之乡”安化,绝不会提及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范溪”,因为它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是如若让我描述一下我的家乡,我肯定是以范溪为对象,说它有青山绿水、梯田溶洞,这片土地的人们,民风淳朴,勤劳乐观……
大多数人对山村的印象大抵是相似的:贫困、落后,稍微有心的人会说鸡犬相闻、鸟语花香。但总归不算太好。然而,近年来,乡村的变化却在努力地改变着人们的刻板印象,越来越朝着落后面貌的反方向发展。范溪村的山乡巨变也悄然而至。
房子偷偷换了“新装”
上大学以来,几乎半年才返乡一次,所以对于村里的细微之变都尤其敏感,但最开始心想:“至多也就这些变化了,不会有太大改观。”但是事实却在一次次地刷新着我的认知。每次返乡,我都会惊讶地发现又有几户人家原来老旧的木房子已被拆除,在原住址上修建起了钢筋混泥土的地基,再到下次回家,几座设计颇为考究的新房俨然矗立在我的视线之中,村人的建设速度着实让我佩服。在2021年中,我所在的村小组就有两户建起了新房,另外还有两户已经做好了建房的准备,原来的木屋子渐渐成为历史了。
(村民新建的房子)
路灯“替”了月光的班
“拿个手电筒去吧”“今晚月光亮大,不要了”以前村人去邻乡家做客到晚上,在告别时总会出现这样的对话。但是现在一般人都会回复“有路灯,亮堂堂的,要啥手电筒”。 以往,忘记带手电筒人们只能借着月色回家,没有照明则寸步难行。在2021年,全村道路两旁共安装了333盏太阳能路灯,村民的“夜生活”从此有了保障。夜晚走在路上,人们有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乡村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
乡村的“移动商场”
“赶场”是中国民间风俗,流行全国各地,指乡村人去最近的乡镇集市出售农产品或购买生活用品。但是这个名词在村里人口中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因为交通便利,人们随时可以前往乡镇。此外,隔三差五商贩用车载着各种食品与生活用品沿路叫卖,好似一个移动商场。甚至维修家电、修锅补盖等进村服务也已经成为常态。有时村民感慨说:“还是农村好啊,空气好,啥都方便了。”
(村里的垃圾回收亭)
候车亭、垃圾回收亭开始融入进人们的生活,按时播放的乡村广播成为了村民口中的“报时器”。智能手机在中老年人中流行,他们在各类短视频平台相互关注、分享日常,玩得不亦乐乎。
(村里的农家乐)
细细想来,家乡最近几年的变化实在大。或许相对城镇来说各类基础设施还是略显“单薄”,但是相对往昔已是有很大进步。家乡风貌不停在变,但小到打豆腐、做糍粑、炒瓜子花生,大到红白喜事,遇难帮扶,仍旧人情滚烫,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乐观心态也从未改变。
(村里的梅王洞)
几十年来,家乡的人们以“走出大山”为自豪、所谓有“出息”摇身一变成了“城里人”、但是在乡村振兴之下,“走出大山”能否向着“改造大山”转移?“乡里人”是否也能越来越成为人们骄傲的名片?
(范溪小学)
风物长宜放眼量,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但是行之必达。诸如范溪的山村,全国何止千万?但是它们每一个都是村人的独特印记,山水养育、灵性熏陶。
来源:红网
作者:魏泽鸿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