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峰
日前,地方两会陆续落下帷幕,记者梳理发现,多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专家表示,养老金“18连涨”几无悬念。(2月14日 《证券日报》)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禁为各级党委政府以积极的态度、积极的政策、积极的行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叫好。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与10年前相比,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上升了5.44个百分点,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8.7%。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
人口老龄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然而,其对社会各个领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无疑是增加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难度。
如何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遇到的问题?近年来,各地积极履行“力开生面”的党政之责,不断探索和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抚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截至2021年,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实现“17连涨”;实行60周岁及以上老人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对高龄老人实行补贴等惠老政策;十余省份出台了独生子女护理假政策;深圳出台新规,子女公积金可用于父母购房还贷,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住;杭州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府给予每台20万元的补贴;北京海淀社区推出“孝心车位”,周末子女看望父母可免费停车,等等。这些为老年人办实事的举措,为营造“敬老爱老、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开了个好头。
孟子曰:“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共生共享的重大成就,也是我国未来发展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让全体人民拥有幸福安康尊严有意义的老年生活也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打造银丝下的春天”,是全社会的责任。
作为一名老龄工作者,期待各地敬老爱老从实事做起,每年出台《为老年人办实事的意见》,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要求,实实在在为老年人办几件实事。赡养老人、敬老爱老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做子女的,更要为自己的父母、为身边的老人切切实实做几件实事、好事,让每位老人都能愉快地安度晚年。
来源: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