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黑龙江大学)
2月12日,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高亭宇以34秒32的成绩夺得冠军,创造新的奥运会纪录,为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实现冬奥金牌零的突破。赛后采访时,高亭宇表示:不打破记录,这个冠军算是白拿了。(2月12日 《人民日报》)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对于这场比赛,高亭宇看重闪闪发光的金牌,也在乎对于体育项目和对于自身的突破。
对于金牌的突破很难被效仿,但是拥有对“个人的突破”的精神,则更能体现体育的价值。体育不只是体育,还是对于一个项目最高水平的挑战和对自身极限的突破。冬奥会上,花样滑冰男子自由滑比赛,金博洋排名虽第九无缘奖牌,但是创造了自由滑个人赛季最高分,央视对其的解说词也呈现那一句经典的“金博洋战胜了金博洋”。东京奥运赛场上,很多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为了突破极限之上的0.01秒,穷其一生都未必能如愿,尽管这样,苏炳添依旧坚持突破,用三年实现从9秒99到9秒91,最终才达到9.83秒的成绩。老将突破上限超越自我,小将谷爱凌、苏翊鸣在雪上项目比赛中横空出世,带来新的惊喜,点燃新的梦想。这些“突破”,虽或有些许遗憾,或有喜极而泣,但正如金博洋所说:突破自己,就是拿到了精神上的金牌。
敢于突破、顽强拼搏的背后有潸然泪下的故事,这些故事赋予体育运动更多的意义。
奥林匹克运动的口号从来都不是“金牌、银牌、铜牌”,体育的繁荣需要看得见的奖牌,但总有一些光芒下的精神贯穿始终。几十年前的体育盛会,人们需要用一枚奖牌证明国家的实力和个人的价值,几十年后的体育盛会,更需要我们透过奖牌的闪耀,探寻体育的内涵。
体育不只是体育,它带给我们的意义也不仅仅是“野蛮体魄”,更多的还有英雄惜英雄的感动和治愈。这份感动,在于新西兰选手完成两个1080高难度动作后,两位对手冲上去的拥抱;也在于德国滑冰奶奶划过终点线那个瞬间的微笑……
体育不只是体育,体育也不止于体育,不同国度的人,超越了当下,超越了历史,以体育的方式跨越国界,用体育的语言祈愿和平。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之所以一直燃烧,不是为了让一个人将另一个人击败,正如北京冬奥会上汇聚起的火苗,那是“一起向未来”的呼吁,是“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也是体育精神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共同闪耀。
来源:红网
作者:张鑫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