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筛查未成年学生抑郁症,要注重保护其隐私

来源:红网 作者:莫艺兰 编辑:陈乘 2022-03-08 18:51:45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文顶图.jpg

□莫艺兰(广西大学)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建议,抑郁症筛查体检后应注意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去年11月,教育部对政协委员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答复,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3月7日 澎湃新闻)

抑郁症正在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有人认为,抑郁症是娇气、矫情、抗压能力差的表现,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

中科院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儿童少年患抑郁症、焦虑症的概率甚至比成年人大得多。这组令人震惊的数字说明了在这物质腾飞发展的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贫瘠。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合力保护和培育他们,才有茁壮成长的机会。切勿让花朵在成人成才的过程中被忽略心理健康,暗自凋零。

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同样值得关注。精神疾病长期被污名化,患者、家属病耻感严重。筛查纳入体检后,如果对被确诊或疑似学生的隐私保护得不好,会加重其心理负担,甚至增加自杀、自残的可能。教育部有关方案提到“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但具体措施不明确,落实时存在走偏的可能,如果给测评异常的学生贴上无形的标签,在集体活动、考试资格、成绩统计等方面另眼相看,甚至担心会出事而劝退、变相劝退,将带来二次伤害。

筛查体检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学生及家长可自主选择时间、医院,医院对结果异常者“点对点”告知,严格限定学校获知筛查结果的知晓范围。教育部门还应出台筛查体检明细规程,制定学生心理健康隐私保护办法和隐私泄露追责机制,并明确对测评异常的学生给予的“重点关注”具体办法,杜绝变相歧视、区别对待等不当行为。

来源:红网

作者:莫艺兰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3/08/1098411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