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湖南女子学院)
3月15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禹州市粉条厂等6家粉条厂生产的红薯粉条使用木薯粉、玉米淀粉以及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等问题。
面对央视曝光,禹州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立案调查,连夜处置造假事件。可食品安全,毕竟是关乎民生的大事。那些在脏乱差环境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消费者食用后健康已经受损。与其在曝光后整改,不如相关部门及时监管,避免那些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进入餐桌,食入口中。
其中,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网络平台在销售此类粉条时,竟然宣称“拒绝掺假、100%纯粉”,实际情况却与宣传完全不符。曝光客观上加剧了消费者对购物平台的“信任危机”。
粉条厂之所以“造假”,购物平台之所以“扬假”,跟造假成本和违规成本低有关。由此可见,市场监管部门有必要大幅度提高相关企业和平台的违法违规成本,使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愿犯法、不敢犯法、不能犯法、犯不起法”。同时,对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坚持全程监管,严格执法。
一是加强对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 从源头上把好关。严格准入制度,严把农产品市场准入关。对不符合规定和违反程序的企业要严查,坚决整治和依法取缔,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倘若企业在生产中抽查发现问题,不应该仅罚款了事,相关部门应长期关注后续处理情况,并坚决整治问题,以防被钻空子,让问题食品流入市场。
二是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大对产品抽检力度,强化日常监管。坚决销毁过期和变质的食品,确保进入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最近,有报道称“蜜雪冰城”品牌多家门店涉嫌“使用过期奶茶粉”“出售过期乳制品”“做错或无法出售的饮品,被撕掉标签后重新出售”。作为国内知名茶饮店,更应该加强对流通环节的监管,不使用过期原料,保持产品的及时和新鲜。一方面商家要严格把控食品品质,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抽查力度和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并制止不规范行为。
三是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严把餐饮许可关,强化餐饮服务管理。严打违规行为,重点对经营场所环境卫生、使用原料进行及时整治和规范,禁止不安全和不卫生的肉、菜上桌入口。有的餐馆将后厨开放,将食品生产过程展示给消费者,这不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也能使服务人员时刻注意自己行为,也有效解决了餐饮后厨的脏乱差问题。
历年3·15晚会都会曝光一些问题食品,这表明食品安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广大企业和商家千万不要等媒体曝光后再去道歉整改,而应在平时严格监管,切实守护好群众“餐桌上的安全”。
来源:红网
作者:王萌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