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站每收治一名疾病终末期病人,医生均依据“生命末期评估表”进行评估打分,并根据得分初步判断病人的生存期,然后召集家属们召开“家庭会议”,让家属们做好临终关怀的准备。(4月5日《信息时报》)
在很多人看来,“生命末期评估”似乎是残忍的,只是面对生命的无奈,我们需要有这样的理智面对。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面对“生命的最后期限”,我们往往习惯了“欲言又止”,医生会安慰说:没多大事情,吃好喝好就好了!家人也会说:听从医生的安排,好好治疗,就一定能够康复。可是,所有的生命都有最后的时刻,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家庭,终究会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刻。
与其故意回避、“欲言又止”,倒不如坦然面对。由此不难看出,“生命末期评估”不是一种寒冷的冰川,倒是一股对生命敬畏的人间暖流。
“生命末期评估”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和理智的观念。医生会依据终末期病人的生存时间,通过一些指标加以判断,基于评估结果安排病人最后的时光,尽可能让病人和家人,可以更从容地安排在一起的时间。对于患者来说,他们会珍惜最后的时光,安排好后事;对于家人来说也能够把更多的关爱留给即将离世的亲人。
面对生命最后的时光,我们不妨多些“最后的光彩”。愁眉苦脸、哭哭啼啼是一天,而抓住最后的时光,珍惜最后的团圆,多些亲人之间的相守,多些亲人之间的相伴,是一种理智。
有些伤痛不妨大大方方说出口,“生命末期评估”何尝不是观念进步的表现?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