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折腾人的“伪创新”该歇歇了

来源:红网 作者:苏尚久 编辑:陈乘 2022-04-12 22:54:03
时刻新闻
—分享—

□苏尚久

创新方式方法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半月谈记者采访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出现“造词式”创新、“复制式”创新、“亮点式”创新等苗头,片面追求标新立异,忽视实际工作效果和群众需求,增加基层负担,破坏基层政治生态。(4月11日 中国青年网)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创新”一度成为“高光”词汇,也成为各地区、各单位凸显工作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而事实上,创新之路并非一片坦途,也并不是一帆风顺,难免荆棘丛生、困难重重、充满艰难险阻。但是越是美的风景,越在险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现实中,一些地方、单位曲解创新的内涵,为了图方便省事,不惜投机取巧、偷工减料、改头换面、移花接木甚至追求华而不实的“高大上”,为了创新而“创新”,将其作为装点门面、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标签。比如,将常规性工作改个名字、换种说法,不惜用“首例”“首创”之类的溢美之词,把“芝麻大点事情说成斗大”的“造词式”创新;又比如简单复制移植“河长制”“林长制”经验做法,一个乡镇带“长”字封号的比比皆是;再比如,村史馆建得“高大上”却不对老百姓开放、党建展板“琳琅满目”内容却华而不实、政务服务APP片面追求安装覆盖率让留守老年人无所适……诸如此类,经过“包装”、换个“马甲”、刻意“粉饰”的“伪创新”,表明上搞得轰轰烈烈,实则是真折腾,不仅华而不实、贻误工作,更劳民伤财、徒增负担,对基层建设百害而无一益。追根溯源,“伪创新”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作祟,是政绩观出现了错位,是考核“指挥棒”出现了问题。

创新,既不是“争奇斗艳”的说辞,也不是“我行我素”的蛮干。创新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更要遵循规律、讲求实效。强调创新,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创新的目的是更好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群众,必须坚持手段服从目的、形式服从内容。如果脱离了这个基本点,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汇报材料上的漂亮数字,成为群众眼中的形式主义甚至茶余饭后的谈资。

如何让创新工作不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就得抓住一个字:实。一方面,基层创新应该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充分考虑适配性、实用性,做到宁缺毋滥;另一方面,考核指标设定应更加科学、注重实效,而不是噱头,经得起历史检验。实事求是是创新的“根”,有了这个“根”,创新之树才会茁壮成长,枝叶繁茂,开花结果。

来源:红网

作者:苏尚久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4/12/1111298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