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传承,更是新生

来源:红网 作者:李诗阳 编辑:刘昱 2022-04-18 20:31:27
时刻新闻
—分享—

文章顶部配图·青椒计划.jpg

□李诗阳 (郑州大学)

近日,广西河池学院开设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课程,其中就有“独竹漂”这项水上运动,凭借一根竹子就能畅游江河。(4月17日 《人民日报》)

其实,纵观全国高校目前公选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还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兴趣的需求,许多质量不高的选修课屡屡令学生叫苦不迭。明明是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选修课,现实却变成了被学生调侃的“水课”。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不是大学生自身思想怠惰、不愿学习,而是高校的选修课课程设置出了问题。部分高校的选修课程不仅数量稀少,而且种类单一,仅集中在思政领域和专业学习所需的选修课程上。这样的课程设置,既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更难以抓取学生的兴趣爱好。

因此,广西河池学院这一兼具趣味性和文化功能的课程设置,就引发了不少高校学子的“实名羡慕”。在“国潮”“国风”受到许多年轻人喜爱的当下,高校依托传统文化设置一些别出心裁、各具特色的文化类选修课程,让更多优秀的本土文化走进课堂,毫无疑问将学生的兴趣从课外吸引回了课堂上。这样极具人文情怀和文化自信的做法近年来并非孤例,比如西南石油大学推拿课上,老师现场为同学们演示推拿手法,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许多高校陆续开设了茶艺课,让茶道文化深入人心;山西一职校开设威风锣鼓选修课,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增强了高校选修课的趣味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也摘掉了选修课程“水课”的负面印象,让课程设置真正回归初衷。而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选修课程成为了一把新的走进传统文化的钥匙,它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进一步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严肃、庄重的固有认知,从而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活力”。毋庸置疑,从李子柒爆红国内外到冬奥会“中国式浪漫”风靡全球,从河南春晚成功“出圈”到广西河池学院开设“独竹漂”非遗课程,无一不彰显着“让文化‘活’起来,才能与时代产生共鸣”。

让“独竹漂”从录入非遗册子里濒临失传的艺术品,变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流行文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广西河池学院等高校的做法,无疑为这些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正如河南文化专家王振军所言:“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创造。”

来源:红网

作者:李诗阳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4/18/1113432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