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双向奔赴”驱动人才与基层“比翼双飞”

来源:红网 作者:王鸣镝 编辑:田德政 2022-08-06 16:07:14
时刻新闻
—分享—

□王鸣镝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的决策部署,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基层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教育部会同人社部、财政部等部门大力推进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工作,多措并举吸纳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8月5日 新华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焦虑,与基层教师匮乏紧缺的现实瓶颈。教育部千方百计挖潜拓展岗位,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为高校毕业生和基层学校“双向奔赴”的桥梁,形成了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基层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从畅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到推出优惠政策,强化待遇保障。从实施“特岗计划”,到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教育部一系列的“硬核举措”,不仅有效缓解了就业供需矛盾,为基层学校输送了大量人才,更为广大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与平台,让高校毕业生可以一展才华、大显身手,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是一条可持续可发展的“好路子”。

事实上,从高校毕业生愿意往基层走、往乡村去,不再将大城市作为就业首选地,折射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观的转变,多了些主动与理性,少了些被动与盲目,体现了不少年轻人愿意深入基层、扎根农村的担当怀情,毕竟特岗教师三年的服务期,没有深厚情怀是难以坚持的。

基层教师是职业更是事业。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学校任教仅仅是第一步,关键还要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在保障工资待遇,提供住房保障等基础上,更要打造好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孵化器”。首先,加强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引导高校毕业生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厚植三农情感,筑强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积蓄前行之力。其次,加强培育培养、强化示范引领,做好传帮带,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与能力。再次,强化正向激励,提供更多历练的平台、更大的发展空间,让高校毕业生感受到重视、体会到深情,看得到希望,让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高校毕业生有想头、有干头、有奔头,才能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教育,激荡起基层教育事业的澎湃春潮。

来源:红网

作者:王鸣镝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8/06/116965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