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明(西南政法大学)
据媒体报道,8月31日,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了忻州市代县大红才矿业有限公司“6·10”重大透水事故调查报告。经核查,该起事故共造成13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3935.95万元。认定该起事故是一起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追责问责27名公职人员和25名相关企业人员。
一直以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是企业生产喊得最响亮的口号。无论是施工安全帽和建筑工地围墙上,还是企业负责人办公室里,安全生产的相关标识都随处可见。可就是在这样的重视之下,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仍频频出现,对此,相关企业当扪心自问,安全生产的意识究竟到没到位?安全生产的责任到底落没落实?
安全是“1”,生产是“0”,没有安全这个“1”,其他一切都是
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血淋淋的案例在警醒着我们,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不仅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要克服麻痹心理,摆脱形式主义,不能仅仅是“坐而论道”。
任何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都是有征兆的,一起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就企业安全生产而言,技术与规章制度只是起到辅助保护作用,真正起决定性效果的是人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人为疏忽、思想麻痹、责任空转这些都是酿成悲剧的重大隐患。
隐患多
安全放空,劳而无功。安全与风险仅一步之遥,关键在于意识是否到位,责任是否落实。只有把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法律意识,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生产安全监督,强化安全培训,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才能将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把风险防控于成灾之前。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片刻容不得松懈。确保安全生产工作做深、做细、做实,需要生产经营单位严密负责、职工积极参与、政府加强监管、行业严守自律和社会主动监督,共同营造“人人话安全、事事要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都安全”的良好氛围。
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愿今后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不再发生,“安全第一”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来源:红网
作者:陈海明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