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淇
茅台月饼今年大降价,但用500元以内的预算买到手几乎还是妄想。媒体报道称,茅台今年推出的月饼出自茅台国际大酒店,共计发行188元的礼盒和318元的礼盒约10万盒,现已全部售罄。与此同时,有“黄牛”正在社交平台上倒卖上述月饼礼盒,报价均超过500元。对于倒卖现象,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办法”。(9月3日 《新晚报》)
据了解,茅台月饼售完即止,后续将不会增加生产。由于茅台品牌知名度高,其限量供应酒品属热销产品,旗下月饼因量小紧俏,具备一定的礼品乃至投资属性,被人瞄准商机便不足为奇。且从表面上看,将自己抢购得来的月饼加价销售给愿意为此买单的消费者,也属于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
但鉴于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明确提出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炒买炒卖茅台月饼,显然是“顶风作案”,有破坏市场秩序之嫌,容易引发跟风模仿。即便茅台出面回应称,对堵住“黄牛”无计可施,但市场监管、公安部门不能当“甩手掌柜”,这些黄牛组织到底通过何种方式抢购,是否存在违规违法行为,还需深入调查,下一步还应联合对重点区域开展精准检查、从严打击。倘若黄牛组织在抢购过程中涉及利用科技手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则涉嫌违反网络安全法,更须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某种程度上,倒卖行为是市场供需出现异常的标签。求“黄牛”们放过消费者,自然是不切实际的,解决个中问题,还得靠月饼商家跟有关方面共同发力,别让消费者拼尽“手速”也只能落得个“一饼难求”,继而求助“黄牛”之力。事实上,商家也并非真的那么“无助”,除了坚决抵制、呼吁消费者理性消费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可调整营销策略,适当扩大生产,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扭转供需失衡场面。
茅台月饼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竞相追逐,背后是复杂的消费心理作祟。在某些招待性场合,产品带上“茅台”二字,俨然成为“社交硬通货”,在不少消费者眼中,需求过旺也成了必然。由此,监管部门对炒买炒卖行为出手,也不只是为了打击违反市场秩序的行为,还是让月饼回归传统食品定位,避免奢靡、送礼之风沉渣泛起。让茅台月饼价格回归正常,让月饼市场健康运行,除了行政力量介入,还要消除其种种价值外溢的符号意义,让消费环节更加理性,如此才能真正遏制“黄牛”乱象。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