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评之道·星访谈²º²² | ⑫ 穆舒欣:多点建设性,伸展新闻评论生命线

来源:红网 作者:穆舒欣 编辑:刘昱 2022-10-17 20:15:0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2022年10月1日,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盛大启航。在大赛启动前后,为促进全媒体时代的评论写作,创新话语表达,加强新闻评论业务交流,红辣椒评论栏目特邀往届“评论之星”获奖大学生作者、组织奖高校教师代表,以及红网“青椒计划”优秀作者,畅谈“时评之道”。

微信图片_20220823150831.jpg

穆舒欣,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文字组季军。代表作品:《拿公款买好评,群众工作当以“真心”换“民心”

红辣椒评论:请简单介绍下自己,并说说你的获奖感言吧。

穆舒欣:大家好,我是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穆舒欣。能获得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是场意外之喜,作为一名刚刚接触新闻评论写作的萌新,我的文章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很开心能够得到认可与鼓励。很感谢有红辣椒这个平台,给我这种初学评论写作的大学生提供在实战中演习的机会,也很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给出的指导,无论是认可还是批评,对我来说都非常有意义。

红辣椒评论:谈谈这篇获奖评论的写作过程,包括如何确定选题、角度以及论证等方面。

穆舒欣:其实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是比较仓促的。当时看到这篇新闻报道的时候,我正好坐在肯德基吃早餐,甚至手边连纸笔都没有,但是感觉自己就此有话想说,就在手机备忘录里写下了这篇新闻评论。

相关部门对群众的满意度调查,本来是俯下身子去听意见的一件好事,听到表扬就再接再厉,听到批评就虚心改正,无论听到何种声音,对于未来群众工作的开展都有积极作用。可是当相关部门明码标价,公然用钱收买群众的好评,这件好事就变成了自欺欺人的蠢事,更何况花出去的钱是本该投入到群众工作的公款。这种弄虚作假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也暴露出了相关部门政绩观上的偏差,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选题。这篇评论就以此入手,说明了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意义,点出此举的性质,并探讨了相关部门如此行事的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

当然,现在我再去重读这篇评论,也发现了很多论证方面的不足。评委老师做出的评价一针见血,指出的问题确实存在,论证上显得空泛,分析不够细致,这也是我未来写作新闻评论需要改正的地方。

红辣椒评论:分享你第一次写新闻评论时的体验,或者参加评论之星大赛的故事。

穆舒欣:其实第一次写新闻评论的时候,的确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无措感。选题的确定比较随意,写作过程也是磕磕绊绊,并没有那种行云流水的畅快。当时是在微博热搜榜上看到这样的一条新闻,大致是说一位出租车司机在载客途中漫天要价,遭到了乘客拒绝,然后把乘客扔在了高速公路上扬长而去。因为这是发生在我们当地的新闻事件,自己也曾有过与之类似的经历,所以出于这种地理和心理上的接近性,我选择了以此为选题,从出租车乱象监管治理的角度写一篇新闻评论。

但是等到落笔时,我发现这篇文章从标题到行文都少了几分应该有的逻辑与理性,更多是一种情感上的宣泄。后来再去读这篇新闻评论,越来越觉得这不太像是一篇评论,更像是一条跟朋友表达观点的朋友圈长文,自己也不是很满意。这个时候才开始意识到,新闻评论的写作并非想象中的那般容易,我似乎还不具备把道理讲清楚的能力,所以我选择停下写作,再去多读些优秀的评论文章。以至于我第一篇新闻评论写完之后,挺长时间都没有再动笔写第二篇。

红辣椒评论:你认为写评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大学生如何塑造和培养这种能力?

穆舒欣:从开始写作新闻评论到现在,我依然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刚刚入门的新手。所以在写作新闻评论的能力方面,我也有很多欠缺和不足,同样是在慢慢摸索的过程中领会。我觉得对一位新闻评论写作者来说,很重要的是一种让文章“就平处坐”的能力,也就是脚踏实地,让读者产生亲近感的能力。

新闻评论作为新闻的伴生,它表达的是对新闻事件的判断,以及由新闻引发的对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新闻评论不光要具备开阔的格局和视野,还要能平视读者,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说话,要让大众喜闻乐见。刚开始写作新闻评论的时候,我总是习惯堆砌辞藻以求文章语言的华丽,而黯淡了观点的鲜明性;也经常选一些过于宏大的视角,而又不能说得详尽。其实,空而不实的表达并不能让文章更有价值,只会让读者产生一种雪岭之花的疏离感,得不偿失。

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完全步入社会,很容易将文章写得不接地气。所以,我觉得我们除了多去读一些优秀的新闻评论作品,还应该多多观察生活的细节,从老百姓的烟火生活中贴近他们。

红辣椒评论:你所学专业是否开了新闻评论课程?如果有这门课,请简要介绍这门课的内容、老师、以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穆舒欣:我们专业是开设了新闻评论课程的,而且这门课程很受大家喜爱。指导老师给大家提出了“会写、会读、明理”三个任务,即通过课堂教学与师生互动掌握新闻评论的写作原理,课下对“人民时评”“冰点时评”“今日谈”这样的名牌栏目进行追踪,学会品评一篇新闻评论作品的优劣长短,并能独立写作新闻评论作品为媒体所用。

我个人很喜欢这门课程。新闻专业是一个需要与社会深度勾连的学科,新闻人需要熟悉时事热点、感知舆论水温、洞察民生疾苦;而新闻评论作为新闻的伴生,植根于社会问题,服务于社会发展。在这门课上,我对许多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与了解。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曾在课堂上聊过“大学生恋爱心理课”这个话题。大家从恋爱课的现实需求出发,发出了高校建设相关心理课程的呼吁,老师点评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的话题。也许有一天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读到了大家的新闻评论作品,学校的选课系统里会出现这样一门“网红课”。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都对此充满憧憬与展望,期待这种现实需求能够在未来得到满足。

在很多人看来,新闻是易碎品,事实也的确如此,因而新闻在这一天的短暂生命中往往显得太过匆匆。那么新闻评论又有多长的生命线?那堂课让我更深入的思考了这个问题。我们对一个个新闻事件表达观点与态度,期待用有建设性意义的文字,着推动同类事件能朝一个良性方向发展,哪怕是一毫厘的推动,都使得新闻评论的生命线向未来伸展一分。

红辣椒评论:请为红网开展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提出几条建议。

穆舒欣:对于刚刚接触新闻评论写作的大学生来说,真的很缺乏像“评论之星”“青椒计划”这样的平台,很感谢红网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在“评论之星”的参赛过程中,我也收获颇丰,是一次很愉悦的体验。

唯一觉得有些遗憾的是,投稿作品大多只能看到评委老师给出的分数,没能有机会得到老师具体的评价与建议。所以还是很希望评委老师在评分时,能稍微给出一些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评价与指导,以帮助参赛的同学更好的进步。

来源:红网

作者:穆舒欣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10/17/119475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