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冼卡特 程正元 张思滢 梁杰隆(重庆大学)
近日,辽宁沈阳一高校内的水果店走红网络。水果店店主在不同水果上标了各种“碎碎念”式的标语,如“这个小破桃,又脆又甜”“青桔子不好吃,为了配色才卖的”等等。据老板说:自己标语上写的都是实话,是为了让学生按需购买。(10月21日 央广网)
大学生对于生活物资消费的辨别能力相对较低,再加上商家摸清了适合年轻人的营销方式,许多大学都有水果严重溢价的现象。而该水果店老板贴心真诚的标语,的确成了大学水果界的一股清流。学生们表示,这样的标语不仅有趣,而且很实在。许多大学生并不了解水果的季节变化和质量标准,这些标语让“外行”的大学生一目了然。
幽默的话语,诙谐的表达,不仅跃然“板”上、给大学生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更是给年轻人们带来了跨越年龄的亲切感与人情味——而这些人情味,无论是在大学或社会,都显得难能可贵。“一点不酸,我可没写甜”。老板表示水果确实很甜,但是不敢直接写甜,便就这样写在纸板上,幽默的话语背后,我们还能看见一个有趣的灵魂,隐藏在水果店的角落。
除了诙谐幽默,“碎碎念”标语的走红,其背后还反映着社会大众对消费中“真诚”的期盼。拿食品消费来说,近些年来,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信任越发缺失。“三花淡奶”“科技与狠活”“海克斯科技”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这些触目惊心的操作很难不让消费者对商家持有怀疑和警惕的态度;各大电商平台的虚假广告与夸大宣传,更是挑战着消费者的底线。面对消费环境中的种种乱象,我们不禁思考: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真诚去了哪儿?人与人之间基本的信任又去了哪儿?且不谈“顾客即是上帝”这样崇高的口号,即便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的基本需求,又有多少商家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而该水果店老板真切实在的标语,或许能够给我们答案:真诚的沟通,是给消费中“信任危机”的一剂良药。尤其是在网络电商时代,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认清屏幕背后的卖家更是困难重重。当信任出现问题,就如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难以弥补;而打消疑虑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始终如一对诚信和真实的坚守。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中,相较于商家,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这就更需要商家首先主动拾起真诚,以“真诚”换“真心”,用商家的真诚换取消费者的信赖。
同时,真诚的沟通不仅表现在商家能够对消费者展示实情,还表现在勇于承认不足、自动拒绝虚假宣传等方面。面对店主真诚的沟通与真实的披露,消费者可以选择买,也可以选择不买。商家看似亏损了虚假操作带来的收益,实际上为自己赢得了顾客的放心,这是一种无形的“长期资本”。相信只要商家坚守原则、问心无愧,就必然能经得起消费者群众的检验,也自然能为行业带来长久的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李冼卡特 程正元 张思滢 梁杰隆
编辑:陈雨柔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