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资考试持续升温的背后,是人们对安全感的渴求

来源:红网 作者:陈思琪 编辑:钟星月 2022-10-31 21:29:11
时刻新闻
—分享—

评论之星参赛最上面放.jpg

□陈思琪(苏州大学)

2022年下半年中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29日启幕。据教育部数据,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次,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次,10年间翻了66倍。(10月29日 中国新闻网)

社交网络上“教资认定”“教资面试成绩”等多个相关话题轮番登上热搜榜,而随着首次破千万的教资考试临近,“教资热”现象又一次成了舆论热门话题。

一直以来,教资被年轻人们戏称为“爸妈快乐证”,一证在手,不仅可以维系亲子关系,也能有效防止爸妈唠叨。近些年来,教资热已不再局限于年轻人的圈子,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也走入了教资考场。

虽然,走上考场多数人最终都不会走上教师岗位,但人人都想考教资,正在成为不容置疑的现实。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教资?

首先,教资热的根本原因源于当代人内心深处的焦虑。教资为何被戏称为“爸妈快乐证”?因为教师属于体制内行业,意味着稳定、铁饭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比过去更加焦虑的人们逐渐意识到体制内工作的稳定。除此之外,相比起其他体制内行业,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专业等条件限制较少,且考取难度相对较低。因此,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考取教资意味着多一条退路,是一种成本低、易操作的获取安全感的方式。

此外,教师职业的良好待遇也在吸引更多人。教育部新颁布的《教师法》规定,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师的待遇不得低于公务员的平均水平,这项规定不仅保障了老师的薪资,同时证明了教师职业较高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认可度。可以说,国家政策的保障是一根强心剂,促使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教师资格证的考试。

教资热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生涯规划,积极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更多可能,这本身无可厚非。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教书育人是一个讲究良心的行业,它既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也因此需要高度的责任与热忱。在考证前深入了解教育行业,明确自己的兴趣、能力与需求,警惕“盲从”和“跟风”,才是进行生涯规划的最佳方式。

来源:红网

作者:陈思琪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11/01/1200082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