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苗(湖南女子学院)
10月30日,福建泉州。宝妈独自带2岁儿子去逛商场,期间身体不适,怕孩子独自在厕所外不安全就带着去了女厕。卫生间都是独立的隔间,就让孩子站到隔间里,被骂没素质。张女士(化名)称自己心里无奈又气愤:“难道做得不对吗?”吐槽视频发出后引网友热议,有人认为独自带娃,又没有第三性别洗手间确实不方便,情急下可以理解;有人认为别人的包容是别人大度,不应该理所应当觉得别人该忍让。(11月2日《中国新闻周刊》)
对于如何看待将一个两岁的男孩子带入女厕的做法,网友们的意见褒贬不一。有网友觉得两岁的孩子已经对性别有了初步意识,且女厕的设立本来就是区分性别保护个人隐私的,不应该随意将男孩带入女厕。也有大部分网友认为对一个年仅两岁的孩子谈性别意识未免太早,且将小孩子独自安置在厕所外,可能存在风险……不管如何评价这件事,争议中,我们可以看到积极的一面,当代社会对性别意识和教育意识的提高。
家长对于孩子安全意识的提高。2021年,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团圆”行动,截止12月,累计找回10932名失踪被拐儿童,随着被拐儿童回来的是人们对孩童防被拐意识的提高。新闻中母亲将孩子一并带入厕所,其初衷也是为了孩子的安全,这是应当给予理解的,也恰恰体现出人们对于孩童被拐安全意识的提高。
反对只建立母婴公共场合,而应该建立家庭公共场合,带娃不是母亲的专职工作,而是家庭共同义务。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占主导地位的基本上是妈妈。有数据显示:60%的家庭由妈妈教育孩子,10%的家庭由爸爸教育孩子,30%的家庭由爸爸妈妈共同教育,这与我们的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有很大关系。新闻中网友对于父亲席位何在的疑问,恰恰反应中传统观念的日益瓦解,对于女性角色有了更多理解和包容。
社会思想进步的一大表现在于:对性教育问题的重视。对于现在的“性教育”是真的有待提高,非常有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了解并知道什么是“性”,什么是发生“性关系”,怎么样是被“性侵”。教育孩子直面并正视“性知识”而不是玩笑话。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并要求自己的。许多网友表示,自己对于孩子的性教育问题从1岁开始潜移默化,随着观念更新,许多人对性教育问题的重视不言而喻。
不管是父亲带女孩进男厕,还是妈妈带男孩进女厕,其初衷为了确保孩子安全,这是无可厚非的,可以理解。对于有人反感这种操作也应该表示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商场应该及早设立家庭厕所解决问题。争议未尝不是好事,体现了现代社会下人们对于安全意识和教育意识的提高。
来源:红网
作者:文宇苗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