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莅玥(郑州大学)
11月11日,黑龙江一服装店老板因睡觉没戴口罩,被执法人员贴黄牌警告,此事随即引发热议。报道称,服装店老板在店铺内一隔间午睡,执法人员进入店铺之后,老板刚醒来还未戴口罩,便被执法人员谴责并处以在店铺门口贴黄牌的警告。(11月12日 红星新闻)
报道称,当时店铺内并无任何顾客,不存在交叉感染风险,况且老板正在午睡,于情于理,老板不戴口罩一事并无不妥。而相关执法人员在老板醒来并起身的短短数秒,便断定老板在营业期间不戴口罩,违反了疫情防控规定。这种不过问具体情况、只凭主观臆断的执法行为,既是相关人员滥用职权、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也反映了执法人员面对来自上级和社会的抗疫压力,只一味强化管理,反而形成了人民群众所反感的“矫枉过正”的过度抗疫风气。
此外,纵览近日新闻,可以发现类似过度抗疫的新闻并非孤例,并且屡屡引起社会关注和热议。11月8日,肃州中学两位学生下楼走动,被校方开除学籍,原因是两名学生违反了疫情防控相关要求。11月11日,只因奶茶店服务员对进门的顾客说“欢迎光临,扫一下码”,就被市场监管局的相关人员以“说晚了,第一句就应该说扫码”为由勒令奶茶店关门一天。
目前,新冠病毒毒株持续变异,传染能力逐渐增强,潜伏期也随之加长,防疫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身负捍卫人民生命健康责任的工作人员,神经难免紧绷。虽然给予这些惩罚是出于疫情防控的初衷,出发点是好,但“防疫”不是“防人”,切勿让行动寒了人民群众的心,切忌以抗疫之名行“耍官威”之实。
坚持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检验和衡量执法成效的基本标准。相关人员执法过程中面对的是人民群众,应当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真正违反抗疫规定的人员,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惩罚,达到警示的目的;而非拿着鸡毛当令箭,揪着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滥用自身权力对群众进行毫无根据的、不近人情的处罚。
如今我们已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如何在最大限度保障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条件下,寻求更加科学正确的防疫方式,是群众的呼声,也是社会的期盼。若部分执法人员一味过度防疫、矫枉过正,便是党和人民之祸。
来源:红网
作者:刘莅玥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