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价药品不可取,法律道德守心里

来源: 红网 作者:彭觉 编辑:田德政 2022-12-08 11:36:00
时刻新闻
—分享—

第八届评论之星.jpg

□彭觉(豫章师范学院)

近日,有药店被曝光连花清瘟单盒卖百元,涨价超两倍。监管部门表示已注意到连花清瘟等医疗药品价格上涨现象。值此关键时期坐起价是给民众添堵、给社会添乱。感冒、防疫类药品在短期内销量明显上涨,面对市场需求,有些人的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商家在商言商,追逐利益但不能见利忘义。当然,处罚无良商家并非目的,最终是要稳定人心。(12月6日 人民网)

全国各地疫情管控逐步放宽的短短几天里,以连花清瘟为首的医疗药品因无良商贩高价囤积售卖而火速登上了热搜,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讨论。

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老百姓对感冒药和抗疫药的需求剧增。过去三年的防疫经历,让人们对未来复杂严峻的疫情持有了一定的忧患意识,以防不时之需,这也符合大众当下的心理。但是不良商贩利用大众对感冒类、防疫类药品的高需求,肆意践踏市场法律的警戒线,像极了一匹饿狼闯进了肥羊圈,显得吃相难看。

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面对老百姓疫情过后的口袋空虚,一些商贩罔顾道义,不是以满足医疗药品市场供需为出发点,而是将特殊的必需品炒到高档的奢侈品行列,这无疑是给民众的冬天雪上加霜。某些药商做出如此匪徒行径,究其原因是什么?回想自疫情暴发以来,从药品厂家到零售方的产业链收益都得到了上涨,药业的利润呈现上升增长的趋势,特别是以连花清瘟为首的感冒药和防疫药,但为何在疫情放开的紧要关头仍要把自我的贪婪膨胀化?我们对于这些商家的动机不得而知,但在老百姓看来,这就是趁火打劫!既有损药商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影响药业的口碑。

对此,政府部门在当前形势下,必须有所作为,给人们一个满意的交代。首先,有关部门必须对无良商贩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严惩,以示警戒。其次,市场监管部门必须对感冒类、防疫类医疗药品价格进行市场调控,保障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转。最后,市场监管部门还必须加大对以连花清瘟为首的这类感冒、防疫药品的监管力度,防止天价药品的事件再度上演。

当然,人民群众的防疫要科学、理性。前段时间“石家庄部分药店的连花清瘟胶囊已经断货”的现象,让不少医学专家站出来表示这类医疗药品可以购买,但无需过多积存,各地政府也相继表示对这类药品的供需不用过度担忧。相较药物的辅助作用而言,人们不应该人云亦云地疯狂抢购,更应该重视自身的体能锻炼,加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这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防疫措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在做好相关工作的同时,商家也能够以诚恳的态度强化自我的商业意识,多行利民利己之事,让社会经济早日回归正轨!让人民生活早日回归常态化!

来源: 红网

作者:彭觉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656/90/1212734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