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媒体人发表防疫日记后网友炸锅,让我们把防疫的目光再放长远些

来源:红网 作者:陈凯风 编辑:钟星月 2022-12-07 22:39:21
时刻新闻
—分享—

750x256(1).jpg

□陈凯风(广西大学)

近日,媒体人老于在新京报评论发表了一篇标题为“抗原阳了,这次我却一点也不慌了”的防疫日记,记录了老于从12月2日到12月6日期间,从身体不适居家休息到抗原检测阳性,再到等待核酸结果、身体慢慢恢复的过程。(12月6日 《新京报》)

在微博上,网友们就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议论,相当一部分网民在互联网上大倒苦水、讽刺媒体,自己小区有人感染了奥密克戎全家忧心忡忡,患了新冠后“连热水都喝不下”“全身每一块骨头都在疼”,浅翻话题列表,讽刺声、反感声一片。客观来看,老于这篇日记更多地是在提醒大家,做好日常防护,就算患病了也不要着急,奥密克戎的毒性在减弱,社区、街道的防疫政策也在优化,只要好好待在家修养、吃药,病情总会好转。我们逐渐接受疫情常态化的局势,并冷静以待。

日记里的内容更像一个普通患者的真实写照,从两点一线的生活中感染了新冠,被迫隔离在家接受社区防控中心的安排,家里人也受到影响出现感冒发烧,然后慢慢恢复身体机能,生活回到正轨。而在网友眼里,这是“心惊爆”又要牵着群众的鼻子走,撕裂舆论,之前总是危言耸听说疫情多么可怕,现在又“一点不慌”……诚然,日记作者的症状较轻,无法引起一些重症患者的共鸣,他们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更糟糕的病痛,产生怀疑和抵触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国疫情局势整体在好转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虽然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仍然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应该对疫情防控的未来充满希望,慢慢转变对疫情的恐惧心理,不要一出现积极、乐观的声音就予以排斥和攻击,制造恐慌的氛围,搞得人人谈之色变,都躲在家里龟缩着不出门,米都吃完了,还谈什么治病呢?

自从奥密克戎的感染性和毒性下降的研究发布以来,各地了优化防疫的政策,一些省市放开了交通和公共场合的核酸要求,提出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甚至还有的省市不再查验健康码。这本是一件好事,代表着即使抗疫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我国的防疫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疫情防控越来越理性,封控的单位越来越小,复工复产有了更好的条件,部分地区的人民不用再紧盯着核酸过期的时间焦虑,跨区域流动和物流的僵局也得到了缓解。却有人说这等同于外国的完全放开,是国家“摆烂了”“控不住了”,也有人对疫情转向如此之快感到不适应,认为疫情的可怕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实际上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攻坚战,从最初武汉疫情暴发的手忙脚乱,到后来北京、上海等各省市接连爆发大规模疫情,封城的封城隔离的隔离,从社区到国家,上上下下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病毒的毒性在减弱,治疗的方法在进步,重症的数量在减少,今天防疫政策的优化表面上看起来是惊雷,其实是早有准备,是行之有效。

当然政策放开不是说以后大家就可以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入公共场合仍然要注意戴口罩,疫苗仍然要打,高危人群仍然要小心照顾,平时的身体锻炼必不可少,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要慢慢打,把目标朝远处看。防疫不是政府一家的事,现在网络上人人自危、目光短浅,生怕得病的是自己,都不愿意接受疫情放开的走向,那学生的课谁来教,待业工人怎么养家糊口,餐饮业老板怎么打开封锁的卷帘门,异地的亲人怎么回家呢?

来源:红网

作者:陈凯风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656/99/1212555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