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顺恺(郑州大学)
7月22日,央视网文娱就近期播出的剧集《我的人间烟火》作出评价:“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创作者该跟上观众的审美。”
近日,除聚焦消防员和医护人员的《我的人间烟火》外,聚焦芯片科研制造的《我的中国芯》也饱受争议。在制片方发布的剧照中,扮演科研工作者的演员或身处敞亮精美的实验室中摆弄试管,或戴上假面盛装起舞,使剧集在播出前便遭到网友们的诸多批评。近年来,一些影视剧看似聚焦律师、医生、心理师、科学家等被社会所广泛关注的各类职业,而内里却套路烂俗,主题单调,甚至专业性的错误也漏洞百出。这使得许多从事相关职业的工作者现身说法,表示被“冒犯”。同时这种不专业、不严谨的剧情设置,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职业在大众心中的形象。
当前,一些制片方认为只要贴上某个罕被涉足的职业题材便万事大吉,不再精心打磨剧本、追求应有的专业性,想以这样外表光鲜、内里俗套的作品大赚票房,显然是异想天开。事实也证明,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正如央视网文娱所说,如果影视剧跟不上观众的审美,就不会有人买单。大众的审美也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有着隐藏的、实在的标准。创作者要想赢得赞誉,就不能本着“糊弄了事”“高于生活”的傲慢态度,而应对大众审美保有起码的敬意。
职业是大众生活中不可不谈的一部分,作为对职业生活的忠实反映和艺术化表达,职业题材影视剧的“百花齐放”需要审核把关工作的精心修剪。多一些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审核把关,对观众来说可以少踩一些雷,节省寻找好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对制片方来说,可以在接受市场的“拷打”前多一些缝补修改的余地。这需要审核部门和影视平台共同合作,增加硬性要求,对部分专业性表演提出量化标准,把可能误导观众、冒犯职业从业者的错误情节打回去;多一些软性建议,让粗制滥造的套路回炉重造,守护好观众的眼睛。
其实,人们对这类套路烂俗、漏洞百出的职业题材影视剧做出批评,归根结底是追求更加优质的精神食粮。影视创作者们不妨把“格局”打开,拿出拍一部优质好片的野心,走进真实的职业生活,走进大众的审美世界,如此才算找到了发现影视新大陆的“新地图”。
来源:红网
作者:任顺恺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