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雨(南京师范大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博士张某被骗至缅甸一年,每日被迫工作18小时”引起了广泛关注。8月26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发布通报称,近期,驻泰使馆注意到有关中国公民张某经泰国被诱骗至缅甸妙瓦底地区从事电信诈骗的报道,第一时间通过泰执法机关核查有关情况并推动全力开展解救工作。24日晚,泰警方成功寻获张某。驻泰使馆、驻清迈总领馆正与泰警方密切协调,争取尽快安排其回国。(8月26日《人民日报》)
近段时间来,随着电影《孤注一掷》的热播,电信诈骗问题引发了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而此次诈骗事件中,张某更是因其“博士”身份成为舆论焦点。许多网友纷纷质疑:“博士也会被骗?高学位到底有什么用?”然而,我们不能仅凭这一起个案就判定“读书无用”,从而嘲讽受害者,反而更应该引以为戒,看到背后的问题。
首先,这起案件对于高智商高学历人群来说的确是一次警示,但不能因此就认定读书毫无用处。人非圣贤,皆有弱点,高学历并不代表高阅历。博士的专长在于学术研究,他们拥有厚实的学问积累,但由于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在识别和防范骗局方面,他们的能力未必比得过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博士被骗正是说明,在经过精心策划的骗局面前,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从理论上讲,懂得更多知识的博士被骗,普通人被套路的概率只会更高。实际上,“博士被骗”登上热搜本身就说明高学历被骗是一种低概率事件,而低学历人群被骗的概率往往更高。因此,根据个别案例就得出“读书无用论”的观点经不起推敲。
其次,无论被骗者是博士还是其他普通人,对被害者进行网络群嘲本身就是一种病态的审视。被骗并不是因为高学历,而是因为单纯、缺乏警惕。专业的骗子可能以家属名义、学校名义、工作名义、社保、银行等多种方式抓住人性弱点,获取信任,面对高级的骗局普通人很难一眼看穿。“高分低能”“书呆子”“应试教育下的畸形产物”……明明是骗子有罪,却对受害者进行讥讽和群嘲,这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论”表现。
我们应该同情受害者的不幸遭遇,而不是对他们进行语言暴力,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这不仅缺乏同情心,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助纣为虐。当受骗者愿意站出来说明情况时,也是为了给他人提供前车之鉴,我们应当对其怀有理解、尊重之心。然而,一旦受害者站出来却反而会受到指责、嘲笑和羞辱,那么愿意发声的受害者可能越来越少。骗子会利用这种羞耻心理更加肆无忌惮地犯罪,最终危害整个社会秩序。
今日隔岸观火,他日小心引火上身。正所谓“前人失脚,后人把滑”,与其群嘲被骗的博士,否定读书的意义,不如从中引以为戒,谨防信息泄露,提高对外界的警惕心。我们不能将博士被骗当作一个笑话,正如撒贝宁在法制节目中所说:“骗子面前一律平等。对于骗子来说,不管你是高学历还是没文化,也不管你是老大爷大妈还是小年轻小可爱,都是一样的,都可能成为被骗的对象。”电信诈骗的受害者并非注定是“别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提高环境识别能力。
来源:红网
作者:陶雨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