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别迷信网络“法师”,要坚信“越努力越幸运”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晓滨 编辑:钟星月 2023-08-09 20:09:03
时刻新闻
—分享—

88148d014c4c483f82228f5274bb2ca2.jpg

□张晓滨(同济大学)

“只要愿意出钱,我就能帮你逆天改命,走上人生巅峰。”听到这样的话,你是会嗤之以鼻还是微微动心?近日,湖北武汉尹女士等3名女子,就是动心了的后者,连这位互联网“法师”的面都没见过,就被骗走了50多万元!(8月8日 央视网快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日常生活中的迷信“脱胎换骨”,在网上肆意生长,以灵异事件、风水命理、占卜预言等形式吸引了大批的青年群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亚文化。网络迷信具有低门槛性、随意性和商业性,互联网“法师”利用这些特性进行营销,让网络迷信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不可否认,网络迷信有其正面的精神舒压作用,但同时也形成了新的骗局。作为网络亚文化的其中一个分支,网络迷信的作用应该停留在精神舒压方面,用户应正确对待网络迷信,若真的沉迷其中,必定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让诈骗趁虚而入。

在资源有限、人口基数庞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各行各业的“内卷”现象不断加深,年轻人时常会对自身与未来产生怀疑,导致焦虑、消极等各种不良情绪如气球一样不断膨胀。网络迷信的出现为年轻人带来了心灵上的些许慰藉,成为一种别样的解压方式。网络迷信之所以风靡各社交媒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能够疏导焦虑情绪、消解不确定感,同时其泛娱乐化的特质也能够用一种暗示的方式帮助受众,使其能够调整自身的行为与状态,应对生活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但在网络世界符号狂欢的背景下,网络迷信不可避免会产生消极的作用。花样频出的网络算命,以新媒体为矩阵,利用人们潜意识的文化习惯,进行符号的生产以及黑心流量的变现。在传统文化中,算命、占卜等手段在人们心中的可信度较大,直到年轻一代仍然有相当多的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诈骗团伙利用“算命”这一符号吸引年轻人,年轻人在自身的心理暗示下,容易迷失理性,落入打着“趋吉避凶”旗号的网络算命诈骗陷阱当中。

对于网民来说,网络迷信只能看作是一种心理补位。网络迷信作为解压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年轻人应该让它的作用停留在精神解压上。当网络迷信逐渐从一种娱乐消遣转化为“精神寄托”,许多年轻人在做各种决定之前,往往会在网上进行塔罗牌、算命等各种迷信占卜仪式,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边界不断模糊,最终,由迷信所衍生出的互联网产品会操纵网民的人生。年轻人应减少对网络迷信的依赖,重视在现实世界的努力,用奋斗破除所谓的“玄学”,正如前几年的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唯有如此,才能不背离网络迷信最初祈愿美好、暂缓焦虑的初衷。

来源:红网

作者:张晓滨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2/91/1294344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