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济酒店假期“不经济”,旅游住宿不应“逢节就贵”

来源:红网 作者:梁宇飞 编辑:田德政 2023-09-14 22:10:22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教计划.jpg

□梁宇飞 (河西学院)

做国庆旅游攻略,发现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的如家酒店全部涨价,日常300元/晚的大床房基本都涨到了700元甚至千元。经济型酒店房间价格直逼高端度假酒店房价,廉价房在搜索平台上“难觅踪影”。有网友称:国庆假期想出去玩,但是各地的酒店涨价幅度太过离谱,自己原本的旅行计划由于“酒店刺客”而搁置。不知道这种涨价是在促进消费还是抑制消费。(9月13日《钱江晚报》)

休息与住宿是旅游消费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供需角度来讲,假期作为旅游旺季,住宿需求较为旺盛,房间供不应求,涨价是正常现象。其次,近年来受疫情影响,旅行住宿行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大,经营者希望增加营收改善处境。按照一般规律,多数住宿经营者也会通过旺季涨价以补贴旅游淡季收入,维持酒店正常运转。由于假期游客量较大,他们在节假日的住宿消费就成了酒店经营者的主要收入来源。

酒店假期价格“狂飙”的背后,也与疫情防控放开之后的消费复苏,以及大众的旅游热情高涨有关。以杭州为例,亚运会掀起的旅游热潮,对于杭州文旅引流具有积极作用。大量游客涌入杭州,酒店与住宿的需求量自然不小,“一房难求”之下,涨价也是必然趋势。另外,随着游客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旅游需求逐渐多元化,也促成了住宿产业的市场变化与格局变化。旅游体验体质的同时,大部分住宿也在提质,由于成本增加,也会造成价格逐步走高的情况发生。于是在大众眼中,从前的经济酒店似乎不再“经济”了。同时由于各个热门城市,网红景点旅游风潮迭起。此时这些经济酒店的涨价就可能会被认为有趁旅游旺季宰客之嫌。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住宿存在无节制涨价或者“坐地起价”的问题。节假日住宿价格涨幅数倍;或者取消同游客之前的住宿预约,转手将房间设置更高的价格挂上平台。受到市场规律影响,节假日稍贵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贵的离谱”。对此,相关部门适当的调控与干预必不可少,便宜实惠的酒店是民众需求。让酒店价格回归到相对正常的水平,保持涨幅合理,才能避免住宿市场不规范行为的“无序生长”。

我们应当明白,假期旅游住宿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抱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心态经营。不合理的定价对于整条旅游产业链的运行是不利的。尤其是住宿餐饮等上游环节、必要环节的随意变动,势必会对整个旅游业的行业环境有所影响,打击游客的旅游热情,消费热情,更损害了城市、景点的形象和口碑。如果“逢节就涨”,且“涨的离谱”,久之部分游客也就不会选择假期进行出行,也会造成酒店营收减少,从长远来看是不利的。

对于学生和中等收入群体来说,经济型、平价型的酒店是住宿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济酒店应该找准自身定位与市场发力点,“亲民的价格路线”未必就不好走。着眼于服务提质,营造更好的住宿体验,在定价上给予住客实惠,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借助当下发达互联网平台的口口相传,酒店不愁客源,保证全年营收稳定,才不需要借助旺季来“狠赚一笔”。

治理旅游住宿“逢节就涨”,“逢节猛涨”的问题是一项需要多方发力的系统性工程。要重视整个旅游产业链条的合理构建,旅游住宿经营顺应文旅发展趋势,更应做到尊重消费者权益,贴近消费者需求,与地方的其他旅游服务相互配合,形成良性循环。一味涨价并不是“财富密码”,经济酒店本就胜在“经济”二字,要侧重横向比较,明确自身定位,“细水长流”才能稳健致富。如果一味追求高价,脱离自身实际,瞻前而不顾后,就会失去游客信任,造成旅游热情降温,为了“过冬”而吃掉开春的“种子”。

来源:红网

作者:梁宇飞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3/58/1305249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