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你“药”我“给”,流动的胶囊背后是无言的大爱

来源:红网 作者:张可莹 编辑:刘昱 2023-01-02 17:00:05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30101151146.jpg

□张可莹(中国传媒大学)

最近,#上海一居民将布洛芬放电梯共享#登上热搜。当前,阳性患者增多,布洛芬、连花清瘟等治疗感冒发烧药品需求增加,成为“抢手”货。据东方网报道,上海一青年公寓住户告诉记者,她下楼扔垃圾的时候看到有邻居贴出来分享布洛芬药物,还写上了用量,十分暖心。

“善良的人可以温暖一整个冬天”,一颗胶囊背后是分享药物的邻居的善良与贴心,解的是陌生人的燃眉之急,点燃的是更多人加入爱心传递的燎原之火,传递的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正能量,能够为全社会增添一份共克时艰的勇气。

与其大量囤药,不如授人以余药,彰显出疫情防控“大格局”。拿出自己的多余药物送给更需要的人,提高了药物的有效利用率。送药的人在捐赠药物前可能也有过纠结:自己以后会不会突然用到这些药?到时候没药怎么办?在“己”和“人”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选择将药物使用价值发挥到最大。一颗胶囊背后是无言的大爱。

共享药物既是暖心之举,也是明智之举。随着毒株变异后传染性的增强,即使足不出户也可能“阳”。送药者们看到了“独善其身”绝非上策,互帮互助方能同舟共济。让更多真正需要药的人用上药,也是减少传染的有效途径。

多余的“药”充其量是内心的安慰剂,但对于他人可能是“救命”药。家中可以常备药物以免不时之需,但是不必盲目囤药。在药物需求猛增初期,面对暂时断货的情况公众易出现焦虑情绪,担心“别人买空后自己买不到”的第三人效应显著。如果大家都守着多余药物,那总会有人买不到药,也是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一颗胶囊,可以装下人心冷暖。在这场爱心接力中,有“黄牛”故意囤积药物再高价售卖,挣了昧良心的钱;有人对这份“爱心”起了贪念,将免费分享的药物一扫而空。哄抬药价者被利益冲昏头脑,面临的是牢狱之灾;贪图小便宜者或许居心并不坏,或许的确有自己难处,但是都不应成为这场爱心接力的“终结者”。但是更多的人是选择加入这场爱心接力:山东小伙深夜为千余人免费送药;配送员骑车60公里给老人送药……一个个暖心的故事,温暖了多少人的冬天,让人不禁感慨电影《我不是药神》照进现实。

一个人的余药量终归是有限的,令人欣喜的是借助平台优势,这场爱心接力正以一种更加有序、透明的方式展开。前有苏州小伙发起共享文档给居民送药,后有人民日报新媒体客户端上线“抗疫互助平台”小程序,大家可以视情况上传求药信息与余药信息。在平台的帮助下,一颗颗胶囊走得更远、更及时,分享药物的“小圈子”变成“大循环”。随着各地加大药物投放量、发放“健康包”等物资,囤药热潮也正在退去,公众买药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一颗胶囊,一份情谊,是疫情防控中普通人互相帮扶的缩影。弥漫在社会空气中的爱心因子成为祛除人们疫情焦虑最好的“退烧药”。希望接力棒传到手中的那一刻,我们都能拼尽全力向前奔跑。

来源:红网

作者:张可莹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5/94/1219559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