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杂感随笔 | 童年的风筝

来源:红网 作者:老夔 编辑:刘昱 2023-02-20 17:10:34
时刻新闻
—分享—

□老夔

在我的故乡,有一种风俗,那就是每逢开春,附近各个台子(意指“村庄)的大人小孩都要放风筝。而且,哪个台子上的风筝放得越多、越大,或放得越高、时间越长,那个台子就越“过劲”(土话,也就是光彩、了不起的意思),甚至大人小孩出来进去都显得脸上有光。因此,每到阳春时节,虽然没有人组织发动,人们还是自发地扎风筝、放风筝,并忙得不亦乐乎。每个“台子”的上空,都挤满了形态各异,大大小小的各种风筝。

尤其高兴的,是一群十岁左右、“狗都嫌”的男孩子。大人们放风筝都要等开春,而孩子们根本等不及。进入腊月,大雪封门,即便冰天雪地,也挡不住孩子们对放风筝的热情。那时节,田野里小麦不怕踩,白皑皑的荒野里常常能看到一个孩子牵着风筝在前面拼命地跑,后面总有几个孩子手里提着帽子,敞胸露怀跟在后面深一脚浅一脚地追。孩子们头脸手都冻得通红,大口大口地喷着白雾,有的跑累了,索性仰面朝天就躺倒在雪地里。不仅孩子们,家里喂养的土狗也跟着孩子一个劲地撒欢。如果在追放风筝的过程中,冲出了一只野兔,那简直就把孩子们乐翻天了。孩子们大叫着,土狗近乎疯狂地追逐着,连放风筝的孩子也把手里的风筝线一撒,也追兔子去了。

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村常见的一种景象,孩子们在雪地里跑掉了“麻窝子”(一种草鞋),叫破了嗓子,而野兔在经过几个盘旋过后,就将人和狗远远地甩在了身后,逃得无影无踪了。没有了野兔子,留下了小伙伴们一片惋惜之声,而惋惜一阵,相互抱怨一阵,又干上一阵雪仗。有人又扯起了风筝,于是,又一轮角逐开始了。

那时候,孩子们玩的风筝都是一律自己“扎”,而且不会“扎”风筝肯定要被别人耻笑的。孩子们自己制作和玩的风筝主要是“老鹰”和“八角”。“老鹰”制作起来最简单,先用芦苇篾扎一个一尺来宽、两尺来长的长方形的框子,再在长方形的中间扎上一根“脊梁”,将长方形分割成两个相等的正方形,用棉线在脊梁的上下系成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就是“老鹰”的头和尾巴。同时,在两个正方形上用棉线拉成一个十字,然后就是糊纸,纸一糊上,“老鹰”就基本成功了。在“脊梁”上系上上下两根引线,让左右两个“翅膀”对称,把引线系在风筝线上,“老鹰”就制作完成了。这样的风筝做起来简单,放飞起来更省事,一个在前面牵着线,一个在后面放飞,只要后边的人一撒手,前边的人撒腿就跑,“老鹰”就上天了。

孩子们为了让自己的“老鹰”放在天上更好看,会在“老鹰”的下方粘上两条长长的纸条尾巴。“老鹰”上天左右摇摆,下面长长的纸尾巴随风漂浮,很生动,也很好看。“老鹰”风筝虽然对孩子很有诱惑力,但大人们却都不屑一顾。他们制作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二十四角”。风筝总体呈圆形,用现在的尺寸量,直径大概在两米。用竹篾扎成,要用好几张整张的白纸才能糊成。风筝线也不是我们玩的普通的棉线,而是妇女们纳鞋底的粗麻线。大人们制作的风筝不仅好看,霸气,还带上哨音,非常好听。哨音是在风筝上安装一个弓形的“弦子”发出的,这里的“弓弦”是用一种水生植物——“蒲草”制成,风筝在放飞的过程中,风吹弓弦,哇哇作响,嘹亮而震撼。

这样的巨型风筝只有大人们敢放,而弓弦更是不准我们孩子上手乱摸的。为了恐吓我们,大人们还告诉了我们一个十分惊恐的故事,据说邻村的一个孩子“不听话”,偷偷放飞了他们台子上的大风筝,后来竟然被风筝带上天了,至于落到了什么地方,现在也没人知道。还有一个忌讳,那就是风筝不能落到别人家的房顶上,因为一旦落到了谁家的房顶上,就会给人家带来霉运,不仅风筝会被人家烧掉,家人还要登门给人家赔礼道歉,甚至还要给人家包几包果子几包糖。就因为这些事情,我们好几个小伙伴吃了“皮带夹馍”,屁股都“吃”肿了。

为了让风筝更长久地飞在天上,大人们往往会在野外放飞风筝以后,将风筝慢慢地牵回“台子”上的家里,将风筝线拴在院子里的大树上。于是,风筝飘在高高的天空上,虽然看不见,却能听到风筝上“弓弦”哇哇作响。就这样有的人甚至几天几夜都不收线。更甚至只要不变天,不下雨,风筝就一直飘在天上,“弓弦”也就一直在响。而大人们的解释是,因为风筝“接上天风了”。

虽然看起来,我们的童年似乎远没有今天的孩子幸福。但当年,一分钱两块的糖果,能羡慕煞一群孩子。现在的孩子,想放风筝,爸爸妈妈转脸就买回来一个,在公园草坪上,孩子扯线,父母跟在后面放飞,可那放飞的风筝不仅飞不高,后面更缺少了一群孩子的追逐。在我们这些老人看起来,这样的放风筝不仅没有一点童趣,男孩子更没有一点的野性,甚至一点也不好玩。

看着在父母面前撒娇玩风筝的孩子,思绪又把我拉回到几十年前,一个孩子牵着一个风筝在前头快速地奔跑着,后面还有一群孩子在后面玩命地追逐着,嬉闹着。更有孩子跑掉了“麻窝子”,手里提着耷拉着双耳的棉帽子……

来源:红网

作者:老夔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6/64/1234367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