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无所事事”上黑榜的村民终究少了点爱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钟星月 2023-02-01 17:23:34
时刻新闻
—分享—

□严奇

据《成都商报》2月1日报道,近日有网友发现,有一个村庄设立了村民“红黑榜”并进行公示。红榜上公布了获得“最美志愿者”“最美家庭”等头衔的多名村民及其事迹,黑榜上只公示一个人,此人“无妻儿老幼,平日无所事事,生活漫无目的,小农意识,追求较低……脱贫致富愿望不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懒惰思想严重”。网友转载的图片显示,红榜上的村民都配上了照片,黑榜村民没有照片,只有姓名。

面对记者采访,该村一名村干部表示,“红黑榜”设在村委会院内,榜上名单都是由村民集体评议的,每年都会更新,上了黑榜的这名村民今年四十多岁,他劳动意愿不强,村里对他帮扶许多,村里黑榜评了没几次,只有他进过。试问,经过“集体评议”,看似“程序合理”,可这样的“公平公正”真的符合当事人的脱贫需求吗?“集体评议”就不会有“多数人暴力”的指向吗?之所以引发舆论争议,往往有其难以被理解的一面。

不难发现,在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日常管理中,常挂“红黑榜”搞“好差评”,用以“激励”上榜者。该村村委会希望通过负向激励的方式,催动当事村民上进,其初衷不难被理解。只是在现代管理学的思维中,强调常用“正向激励”,慎用“负向激励”。更何况古话说:“严者,治吏之经也;宽者,养民之纬也。”将村民挂上黑榜,恐怕不是合乎社会潮流的治理思维。说到底,“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有错吗?

挂上“黑榜”被揭“老底”,与一众“正能量好人”比较,当事人除了感受到村委会的压力,还会感受到来自村民亲朋的压力。令人“社死”的黑榜,无疑属于一类“惩罚”。要知道,是否愿意脱贫,是否愿意进步,自己是第一责任人。“无所事事”“不思进取”不违法违规,不伤风败俗,不伤害自己,也不影响他人,何至于用惩罚的手段教育?换一个角度看,由此催生的脱贫致富意愿往往“被动倾向”大于“主动倾向”,难以持久。

诚然,不必以最大的恶意揣度当事村委会的干部们,可“扶贫”本该是有利于多数村民的好事,所用手段却不利于少数村民,好经被唱歪的背后难免有“急功近利”的焦躁感。扶贫先扶志,还是希望当地干部能深入调查思考,宣传动员,帮助他解决现实问题。倘若,当事人真的甘于现状,也不必将其当“坏人”看待。即便使用“负向激励”,也得用对方法,避免过度伤害。

对不思进取者,我们常用“恨铁不成钢”批评。但这样的“恨”往往不是恨,而是“爱”。善于用真情真爱感动被扶助对象,相信结果不会差。

来源:红网

作者:严奇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6/83/122788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