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玥(西南大学)
4月30日凌晨0点21分,一名网友发布视频显示,黄山风景区光明顶上的厕所都被游客占满了,现场还有语音提醒:“如果您执意夜宿,请您遵守公共秩序,不要影响他人正常如厕。”该视频在微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对此,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情况说明:4月29日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未超限接待,29日晚,虽经多方劝导,黄山风景区山上公共场所仍有800余位游客留宿。景区不鼓励此类现象,呼吁游客合理安排行程。
其实,黄山游客的留宿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登上热搜,黄山景区的做法却基本以单一劝说为主。在问题发生后,景区总是能以“不能强硬驱赶游客”为理由立马隐身,只留下网友为其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事实上,无论站在哪个角度,劝说都不是最优的解决途径,重新细致衡量景区的接待能力、完善相应配套措施、加快制定山顶留宿具体条例才是根本。
事实上,无论是让游客留宿酒店大堂、厕所或是食堂,即使景区提供再好的物资和服务,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就拿留宿厕所举例,游客扎堆留宿厕所会带来很多不便及安全隐患。首先,厕所本身就不是用来过夜的地方,它的设计对留宿来说缺乏舒适性,可能会让一部分本身就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群病情加重。其次,厕所的通风性和透气性并不好,人群大规模聚集可能会带来缺氧。最后,厕所本身是为想上厕所的人准备的,游客留宿于此会占用其使用空间。除此之外,游客在此类场合过夜还有可能遭受盗窃或袭击,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纠纷,又由谁来担责?因此,景区想通过劝说来减少矛盾、息事宁人的做法显然不合理,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对此,景区应该重新细致衡量自身接待能力,用强制规定的形式保障登山秩序和游客生命安全,其次,也要完善相应配套措施。黄山风景区于4月28日公告将最大承载量从5万人调减至4万人,旨在提高游客舒适度,并结合实际情况,将4、5月份游客接待量控制在3万人以内。但仅从夜间留宿混乱的情况看来,黄山景区并没有考虑到夜间留宿的实际容量,在山顶酒店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接待能力必然有限,如果不控制留宿山顶的游客数量,就必须优化酒店的形式。从这一角度看,景区可以建设更多的类似于胶囊酒店的房间,通过缩小单位房间面积,扩大游客容量,以此达到总量的平衡去抵消高昂的成本。
面对“游客在厕所过夜”的情况,柔性劝导与硬性规定缺一不可。黄山景区曾在4月29日下午,安排工作人员现场劝导,夜间还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夜巡,客运索道、换乘车辆到20:30仍在为零星下山游客服务。但是从结果可以看出,劝说的效果毕竟有限,既想看日出又不想住酒店的旅客大多不会听从劝告,这也提示景区寻找新途径解决问题。景区必须承担起为旅客生命负责的责任,运用强制性规定让游客不得留宿厕所等会影响到他人的公共场所,并在必要时采取惩罚措施,保证规定的实施。
当然,此类事情也不能单纯将责任归咎于景区,游客也需要树立正确出游观念,将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确实需要留宿公共厕所等场地,应当提前和有关工作人员进行协商;同时,也应当提前做好旅行规划,定好住宿地点,避免游玩时“流浪街头”。
来源:红网
作者:孙玥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