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出于蓝,“椒”傲拔节。为加强新闻评论业务交流学习,总结新闻评论实践经验,助力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红网理论评论中心邀请2022年度“青椒计划”十佳青年评论员,围绕“我与新闻评论的故事”,策划推出“时评之道-椒谈”专栏。
本期分享者:肖凡,石河子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学子,红网2022年度“青椒计划”十佳青年评论员(文字组),代表作品:《医院招聘“才艺护士”,本末倒置有失专业形象》
很幸运,能成为红网2022年度“青椒计划”十佳青年评论员。说实话,完全在意料之外。因为投稿之前,就想着锻炼文字功底,在编辑老师的指导下稳中求进,也能向更多优秀的作品学习。获此殊荣,也自觉责任重大,就像“青椒计划”卷首语说的那样,“我们所奋力书写的,不止是知识和智慧,更有家国大爱和青年担当。”
作为广电专业的学生,新闻评论并不是必修课,并且和新闻学的培养体系还有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始第一篇评论写作成为关键。我也惶恐,我也焦虑,我该如何迈出第一步?
2020年冬天,我作为“交换生”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交流学习,在19级新闻班认识了张雨龙。作为红网“青椒计划”2021年度十佳青年评论员、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文字组亚军,他从大一就与红辣椒评论结缘,并一直在发表作品。
记得那天是在南京2号线的地铁上,人潮涌动中,我在朋友圈刷到张雨龙在红网发表的一篇评论:《不必因“洋”废“节”》。那时的我,想法仍然十分狭隘,世界观也是非黑即白,且独立思考的能力稍有欠缺。在他的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更开阔、更多元的世界,给我打开了另外一扇门。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评论文体,也深深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再之后,我们会经常交流,就一个事件发表看法,并展开讨论。他说,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新闻评论要对公共空间有建设性的价值,应该朝着普及常识的方向去努力。”受之影响,我也开始尝试评论写作,希望在割裂的舆论场中发出一点属于自己的声音,在情绪裹挟中找到理性的力量。
因为热爱,也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完善各自的评论体系,我和张雨龙在新闻评论课上两次遇见。在于德山老师课堂上,会了解到不同媒体的评论风格,不同评论员的写作特色;在王少磊老师课堂上,会经常见到国内一线评论员、媒体人。对我影响较大的,比如中国人大马少华老师的“归谬法”,南京广电马青老师的“日拱一卒”——每天写一篇评论。
即便如此,我还是不敢动笔。但凡有新闻热点,互联网舆论场上就是华山论剑,各大流派你来我往,刀光剑影间早已把武林招式曝之于众,哪里还有施展的空间。再就是,我这三脚猫的功夫,能得到掌门人的认可吗?
我诚惶诚恐,但又想跨出舒适圈。我知道,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要想提升必须努力翻山越岭。于是,带着满腔热血,我开始第一篇评论写作。我也永远忘不了,那篇千字文章《剧本杀门店倒闭数量翻倍,追风创业需谨慎》我写了5小时,从发现新闻到构思框架,从搜寻资料到整理论证,不太熟练的我不得不字斟句酌。当我将评论发送到红辣椒评论官方邮箱时,擦了擦头上的汗,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很幸运,在编辑老师的帮助下,这篇文章顺利在红网发表,并获得了3w的浏览量。我再对照编辑刊发的文章和自己的投稿文章,看符合媒体需要的评论是什么样子。编辑老师删除了哪些内容,修改了哪些表述,也就是我未来改进的方向。
我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留在学院实习的三个月,我也想着重锻炼评论功底,便学习马青老师“日拱一卒”,坚持每天给红网投一篇评论。当技巧性的表达学会后,就能放开去写,不再拘泥于形式。但这个前期的积累必不可少,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回过头再看,红网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用文字表情达意的自信,还有时常书写的习惯。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找到了心中的自留地——坚持每天写一篇千字日记。在与自己对话的过程中,我又能窥见时代的印记。顾城在《避免》里面说:“你不愿意种花。你说,不愿意看见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我给自己说:“面对生活,要有所为,有所爱,有所期待。”
来源:红网
作者:肖凡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